大甲草帽的催生者─洪鴦(1853-1941)

大甲草帽很有名,但原產地可不是大甲。它的發明者,其實來自苑裡的洪鴦。洪鴦出生於1853年(咸豐3年),通宵鎮白沙屯人,因為家中貧困,未曾上學,但是卻有一身刺繡好本領。長大後的洪鴦,嫁與苑裡鎮人高治,不幸的是,先生在37歲時便過世,留下她獨自一人將小孩撫養成人。由於當地時常與平埔族日南社婦女有所往來,某一天,洪鴦發現她們使用一種特殊的草編制物品,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苑裡隨處可見的藺草。

這種三角藺草,盛產在大安溪沿岸海邊沼澤地,莖桿長約1至2公尺。相傳清朝雍正年間,平埔族婦女已經會把野生藺草編織成草席。乾隆年間,更將野生藺草移植至水田,並透過撕細藺草莖,改良編織,使其更為精緻。這種藺草製品,因為質地堅韌而柔軟耐用,長久以來是日南社重要的生活用品。洪鴦因此開始學習編織藺草,受啟發後,她加以改良,將藺草製成遮陽用的草帽,之後便以賣草蓆、草帽,補貼家用。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統治臺灣後,開始大力推展臺灣產業。1897年(明治30年),苑裡辨務署署長淺野元齡,發現當地所產的草帽、草席具有大量商品化的價值。於是要求洪鴦組織當地婦女,傳授藺草編織與教學,進而將草帽、草蓆銷售到日本。不藏私的洪鴦,將自己獨門手藝公開,當地婦人也因藺草草帽、草蓆外銷而賺進不少財富,銷貨的集散地大甲更因此遠近馳名,搶去原產地的光彩,因此人稱「大甲草帽」。之後,洪鴦更受邀到各所學校開班授課,1913年(大正2年)還曾獲臺北第三高女聘為手工藝教師。就在洪鴦這樣四處授徒教導下,從新竹到臺南沿海地區,約有幾十萬婦女從事這項手工業。

然而,大甲草帽並未替洪鴦賺來大筆財富,大兒子早逝,小兒子經商失敗後,她僅憑藉在公學校教學的微薄薪水過活,反倒是不少商人靠著大甲草帽發財。1941年(昭和16年),這位讓大甲草帽揚名海外的推手於苑裡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