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城南舊事─林海音(1918-2001)

如果說「小春」是琦君作品裡頭最鮮明的故事主角,那麼一提到林海音,腦中定是會浮現「英子」的身影。藉由「英子」這位小女孩的童稚之眼,描述1920年代北京市井小民故事的《城南舊事》(1950年),是林海音小說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這部小說不但被拍成電影、改編成圖畫繪本、還被翻譯成多種外文出版,1999年更榮獲《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的殊榮。

「英子」其實正是林海音的化身。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父親是臺灣苗栗縣人,由於父母渡日經商,林海音在日本大阪出生,小時候曾回臺居住過一段日子,五歲時隨父親舉家遷居北京後,林海音成了道地的北京姑娘,在北京的生活記憶,更成為是她創作最魂牽夢縈的「故鄉」。

林海音不但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也是一位卓著的編輯和出版者。來臺之後,在她擔任「聯合副刊」主編期間(1954-1963),拔擢了相當多的文界人才,諸如潘人木、黃春明、鍾肇政等現在享有盛名的作家,都曾在副刊上發表過作品。此外,她所創辦的「純文學出版社」也是臺灣文壇的重鎮。雖然這份雜誌只維持了五年(1967-1972),卻刊登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培養出1960、1970年代臺灣許多作家的重要園地。

林海音對文學的喜愛,除了表現在創作、編輯之外,也可以從其交友廣闊上略知一二。為人豪爽、處事豁達的林海音,在臺灣文壇向來有「林先生」的雅稱,善交遊的她與夫婿─同是從事編輯、寫作的作家何凡(夏承楹),兩人都十分好客,常常在自家客廳舉辦聚會,所以作家隱地曾說:「當年林先生的家就是文壇的一半」。由此可見,林海音不僅在臺灣文壇、出版界享有盛名,同時在眾多作家們的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出版,2003年。
夏祖麗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遠見,2000年。
傅光明著,《林海音:城南依稀夢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五○年代文藝雜誌及作家影像資料庫‧臺灣文學風華──五○年代女作家系列:林海音
林海音小說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