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育習俗中的胎神

臺灣民間有許多信仰與禁忌,特別是在懷孕時,細如牛毛的禁令與規矩,讓婦女謹守長輩的每一個叮嚀,不敢有所違背,深怕有任何差錯,危及胎兒安全。眾多禁忌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胎神的傳說。

所謂的胎神,就是附在胎兒上的神,從婦女懷孕時候就存在了,跟胎兒的靈魂是交感、相通的。臺灣民間相信胎兒的生命受胎神支配,當婦女受孕時,居家周圍便有了胎神存在,胎神所佔的空間就是孕婦居家的範圍,它會附著於孕婦的寢室、家中(正廳或門楣),或其他器物如床舖、箱子、桶子、衣櫃等任何角落,隨著月令不同變更位置,沒有定所。

由於胎兒與胎神可以互相感應、相通,因此婦女懷孕期間,孕婦及家人必須特別留意胎神,在每個特定時間所占的位置或物體,不得觸犯祂;家中器物更不能任意移動位置,否則會傷及胎兒,輕者殘缺、畸形,重者造成流產。因此,臺灣民間普遍禁止孕婦動剪刀、針線,更禁止在孕婦房內大興工事,如捆縛、穿鑿、打釘、堵死窗戶、修補房屋等,萬一孕婦不慎「動著」,民間認為這是因為觸犯胎神之故,唯恐波及胎兒安全,必須請紅頭師公到家中進行安胎儀式,鎮壓作祟的胎神。

傳統社會孕婦的生活,受到胎神強烈的支配,一舉一動小心翼翼,就怕觸怒胎神,波及嬰兒。胎神雖名之為「神」,在概念上卻並非純粹的「神明」,它與臨水夫人、註生娘娘、三十六婆姐等一般為人所熟知,保護婦女產育及胎兒的女性神祇不同。

臺灣傳統習俗中的胎神,有兩種不同層次的意義,祂既是附在胎兒上的「元神」,與胎兒的靈魂交感、相通,是胎兒生命形成的要素之一;同時又是可以傷害胎兒的超自然存在,兼有正神與煞神兩種面貌,與孕婦、胎兒相互牽引。胎神信仰的由來,是傳統社會出於保護孕婦、繁衍子嗣的理由,進而產生的妊娠禁忌。雖然規矩繁多,但出發點是希望孕婦能小心謹慎,保護胎兒,以利平安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