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人社會的女神崇拜裡,媽祖信仰頗具特色。媽祖是福建莆田沿海的鄉土神祇,北宋中葉泉州設市舶司之後,信仰更加興盛,後來南宋為防堵金人水師,限制市舶發展,導致莆田舟師衰落。而位於南方海上半島盡頭的湄州,為南北海上交通路線要衝,是往來船隻的給水避風港,當地媽祖神祠持續繁榮,爾後被信徒當作媽祖的故鄉。元代之後,湄州媽祖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有了姓氏—林,成為世居湄州都巡檢林孚的女兒,名字叫做林默娘;清代之後,媽祖信仰愈加興盛,出現了原神救難船的傳說,在貿易船之間廣為流行。
臺灣四面環海,居民海上活動頻繁,使得保護船民的媽祖,成為臺灣普遍信仰的神明。臺灣的媽祖信仰在清代時就已盛行,清代婦女對入廟參拜頗為熱中,每逢元宵、過節等重大節日,總見婦女三五成群入廟參拜。日治時期,由於經濟發達、鐵路交通建設完備,參拜媽祖人潮更多,《臺灣日日新報》就曾記載,為了因應北港媽祖誕辰,鐵道部必須加開班車,以抒解洶湧的參拜人潮,由此可見民眾對媽祖信仰的熱衷程度。
戰後,媽祖信仰發展更加興盛,在分靈習俗特別旺盛的臺灣,媽祖信仰因分靈與進香等宗教活動,形成特殊的層級譜系,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靈力;但是這些分身,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保持靈力不衰。信徒們普遍相信,層級較高的媽祖廟,神力靈感較為強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擁有280年歷史的大甲鎮瀾宮,每年都會舉辦「媽祖進香繞境活動」,每一年參與的民眾動輒十餘萬人,堪稱臺灣「三月瘋媽祖」宗教民俗活動的重頭戲,也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有學者認為,臺灣的媽祖信仰雖然發展自中國大陸,但其實已經臺灣化,不僅由海神成為雨水之神,當雨水太多造成水災時,又有「掃溪路」的靈力,無論是止風歇浪、海上救難或是呼風喚雨,對媽祖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小事。臺灣的溪水湍多水急,遇雨多災的自然環境,衍生媽祖水利神的性格。由於,農耕最怕稻蟲害,媽祖也有驅蟲的靈力,使得媽祖更具有農業神的性格;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臺灣,民間也有媽祖顯靈在半空中掀裙接住炸彈的說法,這個故事流傳臺灣南北,可以想見臺灣民眾對媽祖信仰的喜愛程度。
林默娘未嫁而卒,最終卻被信徒稱為「媽祖」,從傳統漢人社會並不禮遇的單身女子角色,到大受尊敬的母親形象,期間的變化著實饒富趣味。學者妙喻媽祖是「女性的光榮、非主流的勝利」,媽祖信仰是一種陰性的偉大力量,讓人們願意接受母愛的關注,或許也是造成媽祖信仰在臺灣普遍發展的原因。
石萬壽,《臺灣的媽祖信仰》,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年。
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2(1994年6月),頁251-270。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臺灣社會》,臺北:博揚文化,2006年。
林富士,〈女性與中國宗教〉,《北縣文化》,期38(1993年9月),頁23-26。
張珣,〈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79(1995年12月),頁185-203。
黃美英,《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