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而歸:傳統漢人女性的「老人嫁妝」

在漢民族的觀念中,任何與生死相關的禮俗都有神聖而不可冒犯的禁忌,故許多喪禮儀式和習俗至今仍依循古禮而未加以簡化、省略。漢人相信死亡只是肉體的滅亡或這一世生活的結束,靈魂則會到另一個世界過生活。因此在入殮前會為往生者穿上壽衣、鞋襪、梳頭,戴上生前喜愛的項鍊、戒指等。客家人大都不稱「壽衣」,而以「老人嫁妝」代稱之。

依漢族的傳統習俗,兒女需為長輩準備壽衣,一般在父母過50或60歲壽誕時,由出嫁的女兒贈送。或是年長的女性在60歲前後自行縫製,有增添福壽的意思。其次,往生者的壽衣普通都是穿5件或7件,最多到11件。因係喪事的緣故,一般都採奇數而不用偶數,以避免不吉利。對此,北部客家與閩籍的習俗相同,而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則講究男雙女單之原則。還有,女性會保留出嫁時穿在禮服裡面的白布衫、裙作為壽衣的最底層,以表示一生守節、至死不渝。另也會為往生者梳頭化妝,紮上黑色的「眉勒」,穿上布做的壽鞋(不能是皮鞋),上繡有蓮花、壽字等圖樣。

在保留較多傳統習俗的六堆地區,整套的女性「老人嫁妝」包括: 藍色絲質提花上衣(雙層有裡布)、長裙(圍裹式一片裙),內層的白色衫裙。頭上戴黑色眉勒,腳上穿白襪及繡有蓮花圖樣的布鞋。手邊有一把搧涼用的扇子,戴上刻有壽字的壽戒及雕有龍頭的手鐲,以表示富貴福氣的象徵,還有一把銀杖作為行走的輔助。另會戴上白手套,原因是客家人有撿骨的習俗,在下葬3年後,子孫就會進行撿骨,由風水師將往生者的手骨先撿起來,象徵牽起來的意思。之後再等待機會將先人運回家鄉安葬。最特別的是,老人嫁妝中的「繡花錢袋」。客家女性一般都不使用錢袋,而是將金錢放在大襠褲的管狀腰帶中。但壽衣大都搭配以細繩做綁帶的裙子,故「繡花錢袋」是子孫為先人準備用來裝紙錢的荷包,放在手邊以方便取用。

由此可見,臺灣早期民間的生命禮俗(包括生育、成年、結婚、喪禮)中,服飾常被賦予象徵性的意義,如內層的白衣衫、裙用以表彰貞節;自製壽衣以增添福壽;裝飾的圖案、文字往往透過同音異字、諧音及事物寓含的本質,以表達先民內心的希望、祝福及對生命的期許等。故禮俗中的服飾,所傳達的文化、社會意義遠勝於裝飾和實用之功能,也超越流行及審美的觀念。可惜的是,隨傳統習俗的消逝,服飾的文化意義也漸消失無蹤。

洪惟仁編,《臺灣禮俗語典》(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1),頁251-263。
蘇旭珺,〈服飾與生命禮俗–探討傳統服飾於生命禮俗之應用及象徵意涵〉,《臺灣文獻》,53卷1期(2002),頁71-77。
鄭惠美,《藍衫與女紅-客家女性衣飾美學》(新竹: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6 ),頁158-163。
〔日〕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9),28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