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臺灣社會的嫁妝文化

結婚證書

2006年,亞洲人權中心報告指出,印度每77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嫁妝不足。印度社會十分重視嫁妝,如果嫁妝不夠,女性嫁過去後,十之八九會慘遭夫家虐待。其實,嫁女兒附嫁妝的習俗,不僅出現在印度,漢人社會也十分常見,排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臺灣社會嫁女附帶嫁妝的習俗源自中國,妝奩大概包括:柴料,即木製家具;布類,各式衣服、蚊帳、枕頭、棉被;金器,手鐲、戒子、頭氊、鍊子,還有現銀、土地與租穀等。富有人家嫁女兒,除了備辦新娘一生的用品之外,還會用金子鑄成一個小壽板,作為將來喪葬的費用,再加上隨嫁的女婢、老傭,可說是名目繁多。

民間還有一樣必備的嫁妝叫做「子孫桶」,因為排在迎娶隊伍最後面,又稱「尾擔」,包含便溺用的「馬桶」、洗澡用的「腳桶」及產兒用的「腰桶」等三項器物。迎親當天,女方要把子孫桶用紅花布包起來,由一位「全福」之人擔著,跟在迎娶隊伍後頭,從新娘一進門就開始高唱「子孫桶,挑入房,百年偕老,心和同」或「子孫桶,過戶墱(門檻),夫妻同心,萬事成」等吉祥句,有傳宗接代之意,種種費心安排,就是要讓女兒風光嫁入夫家。

傳統社會,嫁妝可說反映了女子的價值與地位,女方添置豐富的嫁妝之後,會由家中繞街載運至男方家,俗稱「迎嫁妝」,是臺灣民間炫耀財富、地位的大好機會,如同咸豐年間劉家謀的詩作「厚奩不惜橐金銷,盼到堂前亞亞腰」,如果出嫁時太倉促以致於妝奩太少,也會在日後補送,可見臺灣民間重視嫁妝的風氣。

嚴格說來,嫁妝多寡並沒有一定標準,完全視女方的情況,有些家庭會藉由聘金來置辦妝奩,但富豪之家的女兒若受人重聘,一定會有更豐盛的答禮相報,嫁妝也隨著嫡、庶身份不同而有差別,讓婚姻好像買賣一般。嫁妝豐厚的女子,比起嫁妝寒愴者,婚後際遇也有所不同。為了使女兒往後的生活有所憑藉,同時宣示女方的地位,嫁妝所需甚多,因此臺灣社會才會有將女兒視為「賠錢貨」的說法。

從臺灣社會聘金和嫁妝的文化,可知傳統社會婚姻論財的風氣,財貨似乎深深影響著女子的婚配。早期社會生活條件不佳,貧富差距大,對於家世與金錢極為重視,父母希望女兒婚後衣食無虞,因此挑選結婚對象時,多以財富與家世作為首要考量。因此,為了面子,與顧及女兒婚後在夫家的地位,女方家庭往往盡力籌辦豐盛的嫁妝。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
王肇楠,《臺灣梳妝臺的研究與修復──以「富貴春喜」細木作爲例》,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