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公」與「杓嬤」─客家語言的性別指稱

東森幼幼臺締造了臺灣幼兒教育的新天地,不但擁有電視臺與幼兒園區,影響最大的是,在學齡兒童的心目中,能與電視臺的哥哥姊姊們,一同歡樂,是他們最開心和快樂的事。幼幼臺的成功,來自於電視媒體形塑許多知名的角色,如「水蜜桃姊姊」、「葡萄姊姊」、「香蕉哥哥」和「西瓜哥哥」。從這些角色的名字中,才發現原來水果也有性別。在客家社會裡,器具的指稱,也有許多類似的「性別」稱呼。

在日常生活的用語裡,客語稱杓子為「杓嬤」、稱刀子為「刀嬤」、稱鍋子為「鍋嬤」,因此可知,與廚房相關的事物,其實都具有女性的身分。因為奉獻一己之力的鍋杓用具,就像是客家女性默默支持家庭一般,所以鍋杓用具都擁有女性化的稱呼。不過,由於碗能夠擺放在桌面上,如同男性一樣在公眾間露面,所以碗多半稱為「碗公」。仔細端詳生活周遭的事物,其實可以發現,這類性別化的名稱,處處可見。

又如人體的器官名稱,其實也具有性別的意涵。只要看得見且顯露於外的器官,其指稱全是男性的意涵,例如鼻子稱為「鼻公」,耳朵叫做「耳公」,手趾、腳趾頭頭稱為「指(趾)公」。至於看不見的器官,像是女性一樣隱藏不外顯,所以舌頭稱為「舌嬤」,胸部稱為「奶姑」。依照這個邏輯,四肢當中的手,特別有意思;因為單單一隻手,稱手背為「五公蓋」,而手心肉為「掌頭嬤」或「巴掌嬤」,如此一來手背與手心就分屬男女兩性。

器官或家用器具的性別化指稱,除了呈現性別無所不在之外,也透露著語言文字所呈顯的女性,常是隱藏、私人的,而男性則是大方、公開的。在語言的編碼中,其實文字背後也可能蘊含著,對女性形象的期待,以及女性身分與角色的規範。

現今是個多樣化與多元化的社會,不同的族群擁有各自特別的文化。面對既有的習俗與文化,在長期潛移默化下,對於事物有著制式的刻板印象。隨著時代不斷地推進,社會價值的轉化過程中,也必須重新調整原有、制約的男女性別觀點。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面對社會快速流動的兩性與性別題材,重新發現社會生活與個人間全新的連結,並將原本的烙印釋放,找到新的認同,營造嶄新的形象。相信有一天,水果就是水果,廚具就是廚具,當然手更不會因為性別,而出現精神分裂的情況。

張典婉,《臺灣客家女性》,臺北:玉山社,2004年。
張典婉,〈臺灣文學中客家女性角色與社會發展〉,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凃月華編撰,《客家小小筆記書──女人篇》,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