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當老師最好了,工作單純又穩定」 「女生比較有耐心,很適合當老師啦」!
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對這種論調一定也不陌生。「女教師」一向予人溫柔聰慧、能兼顧事業與家庭的職業形象,因此不僅在社會上受人尊重,甚至長期高居男性擇偶對象的首選。然而,若仔細思考專業女教師的發展歷程,女性從打破傳統,不受教育、足不出戶的習慣,到接受教育的專業訓練,與男性分庭抗禮,不過是近百年內的事。尤其,戰後短短十餘年間,女性迅速取代男性成為國中、小師資的主要來源,更清楚顯示女教師的出現與發展,是臺灣社會相當值得注意的現象。
根據教育部統計,2006學年度,女性佔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專院校等各級學校教師的比率分別為98.89%、68.15%、67.66%、59.23%、32.38%,也就是說,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教師都以女性居多。究竟這種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眾所周知,日治時期臺灣才開始有大規模、具近代意義的女子教育。然而,基於性別、種族與社會風氣的多重壓抑,總督府始終不重視女教師的培養工作,不僅未曾設有女子師範學校,也不願發展女子高等教育,以致各級教師職業結構均以男性為主,臺籍女教師大多只能任教技藝科或國小低年級的課程。唯有幼教領域始終是女性的天下,但日治中期以前,係以日籍保姆為主,其後臺籍女性接受公學校及高等女學校教育者愈來愈多,才取而代之。
戰後,以男性為主的師資培育體系有了顯著的轉變。政府先是開辦短期的師資訓練班,及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屏東等師範學校,男女兼收,以應國民學校師資之急需。此外,另設有臺北、高雄女子師範學校專門培養女性初等教育師資。影響所及,初、中等教師的性別結構逐漸趨向女多於男,政府因此不得不在1970年代「勒令」女師專改制,以修正教師性別失衡的現象。
除了新培育的師資外,不能忽略伴隨國民政府來臺的女性教師,以及日治時期即在杏壇付出的女教員們,也都參與了戰後臺灣教育的發展。就前者而言,例如擔任北一女校長的江學珠、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校長的任培道等,無論學識或人格均是一時之選。以後者而言,如接任臺北市立初級女子商科職業學校的陳招治,不僅持續獻身教育,亦擔任省婦女會理事,為保障婦女權益而奮鬥。
然而,儘管如此,不可否認,迄今女性在教職場域的發揮,仍有其難以突破的瓶頸。舉例而言,即便國中、小師資係以女性為主體,但女校長卻僅佔20%;大專院校中,女性教師比例長期偏少也是不爭的事實。突顯了教育體制中,金字塔頂端的性別比例仍未達平衡,以及女教職人員相對於男性,必須面對兼顧家庭與事業的兩難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