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經

初經(menarche)指女性第一次月經來潮,是大多數女性在青春期都會面臨的生理轉變過程,也是進入「成熟」世界的敲門磚;初經的來臨除了象徵著性成熟、生育能力外,也可能為部分女性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或心理上的低潮。   

我們常會聽到:「女生月經來時脾氣總是特別差。」而在初經來潮後,由於月經幾乎成了每個月都必須面對的事,所以也會讓人產生「女生進入青春期變得易怒」的錯覺;事實上,因為月經伴隨著體內荷爾蒙變化,月經來潮時黃體素的波動與生理不適都容易使女性心情低潮、易怒。   

由於現代社會意識與校園衛教意識提高,大多數的女孩已經能透過母親、姐姐的教導、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程,抑或是請衛生棉生產商到校講解來理解何謂「經期」;而女孩們也會在此時意識到「純潔」、「自愛」……等詞彙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即使時至今日,大多女性也會儘量在公共場合避談關乎「月經」、「衛生棉」之話題。就像李昂於〈人間世〉中所書寫的句子:「寢室女同學偶提及,都藏隱的用3號來代替,總以為是件羞怯事,最好少提起」——從初經開始,月經成了每個月的秘密:即使是社會風氣較為開明的現在,月經在台灣社會也帶著「晦氣」、「不潔」的意味;除了需要特別注意自身清潔外,還必須要刻意、含蓄,甚至不能直呼,必須改用「那個來」、「MC」等語彙代稱,需要小心翼翼地藏著掖著;也許只有面對相同性別,才可能坦然地面對這樣的議題。   

如今,法律雖有針對女性生理假的保障,但現實生活中,從新聞或友人的口中仍會感受到這是一個「不該請的假」,女性在先天上所必須承受的月經,在部分社會眼光中仍是陌生且「沒什麼大不了」的存在。   

初經的來臨,應該在象徵性成熟之外,有更多被注意與重視的價值;而女性在初經來潮後所需面臨的心理壓力、生理不適與社會刻板印象都值得更進一步討論與重視。

延伸閱讀:

王秀雲,〈從意外到等待:台灣女性的初經經驗,1950s-2000s〉,《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9: 111-163,2016。
娳敏,〈青少女初經心理、社會、生理反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臺灣性學學刊》13(1): 51-69,2002。
趙曲水宴,〈母親在女兒初經經驗中的角色與女兒的月經態度 月經憂慮及關係之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馬偕紀念醫院 / 一般婦產科 / 衛教資訊
王秀雲 / 關鍵評論網 / 從意外到等待:台灣不同世代女性的初經經驗(20180916)
謝佳君 / 康健雜誌 / 搞懂女人的生理週期一張圖教你看準時機說對話(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