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生產

現代醫療體制漸趨完善,由男性主導的婦產科醫師在1970年代開始成為主流。生產的場所從家中轉進醫院,明亮的診間與生產檯變成產婦的主要選擇。然而,為了符合醫療標準化規劃,有不少婦科標準程序卻可能造成產婦更多的痛苦。例如,躺在的生產檯上並不是女性本能生產的姿勢,每個來到醫院生產的產婦卻都只能選擇跨開雙腿生小孩,而為避免生產過程中會陰撕裂的傷口狀況無法預期,醫生索性每個產婦都採取會陰切開。而為了節省生產過程的耗時與任何風險,擠壓產婦腹部、真空吸引等方式都是常見的催生手法。

但是,生產是動物的本能,生產也不是生病,國際上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推廣「溫柔生產」,主張讓生產過程中的醫療介入降到最低、尊重每位產婦的選擇。

溫柔生產的地點由產婦決定,可以在家中,也可以在醫院。生產方式也不限於生產檯,更多時候會採蹲姿、跪姿或是在水中生產。產婦也可以決定在低風險的狀況下接受或不接受哪些醫療行為,甚至是選擇哪些人可以陪同生產、什麼樣的燈光音樂。這些選擇會在與助產師、醫師討論過後製作成一本生產計畫書,做為生產時的依據。

溫柔生產的過程中,助產師的角色不可或缺。助產師從產檢開始,協助孕婦針對自身的狀況進行評估與討論,生產時則協助產婦生產,如遇緊急狀況,才進行醫療介入,產後也提供產婦衛教。

在台灣,過去助產師被稱為「助產士」,民間俗稱產婆,負責接生工作。但在1983年,衛生署下達要求「助產士在醫院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才能擔任接生工作」的行政命令,使原本能獨立接生的助產士,突然僅能成為醫師的助手。且因1991年教育部取消助產教育,一直到2001年才有相關系所再次出現,由國家開辦「助產師」考試,也導致助產士這個行業的一度衰微。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高美玲曾於2015年的訪問中表示「根據調查,台灣是全世界助產師接生比例最低的國家」。

2014年,衛福部推出「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讓助產師回到醫院服務,也推廣溫柔生產的生產方式。但因政府經費撥款緩慢、助產師與護理師身分混亂等問題,使此計畫無疾而終。不過根據新聞報導,曾實際參與此計畫的產婦滿意度高達99%。目前也已有越來越多產婦選擇溫柔生產,也有許多婦產科醫院或診所願意參與推廣。

2016年,推行溫柔生產的民間團體「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成立,2018年正式立案,期望生產是友善、符合人權、尊重自主意識、醫用關係彼此尊重。

延伸閱讀:

吳嘉苓,〈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 191-268,2000。
生動盟粉絲專頁
溫柔生產紀錄片《助我好孕》粉絲專頁
不是教妳當「醫院奧客」:6個QA告訴你,為什麼台灣這麼難「溫柔生產」
衛福部推醫師助產師共照計畫 滿度意99%卻僅有1家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