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堅毅的福音─女傳教士

為臺灣這塊土地奉獻的女傳教士,雖然人數上不如男性來得多,但其能力和表現卻不落人後。早期的女傳教士,多為外籍女傳教士,她們來自世界各地,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臺灣這塊土地。尤其,在臺灣女子教育這塊領域,她們的貢獻更不容小覷,如李庥(Ritchie)夫人、馬雅各(Maxwell)夫人等,在初期扮演教導臺灣女子藉由學習羅馬拼音,以閱讀新約聖經的重要角色。自新樓女學校成立後,朱約安(Miss Joan Stuart)、文安(Miss Annie E. Bulter)、盧仁愛(Miss Jeanie Lloyd)等女教士,歷經清領、日治時期,仍持續推動女子教育,功不可沒。

戰後,1950年代臺灣出現第一位臺人女牧師─李幫助。她講論聖經及證道的才華,溫柔、悅耳的福音,是當時許多男性牧師所不能比擬。此外,美籍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兩度來臺,並在東臺灣、南臺灣紮根;瑪喜樂(Joyce McMillan)則為彰化留下喜樂保育院。兩人終其一生,都把她們的生命與熱情奉獻給臺灣。

從臺灣女傳教士的表現來看,有一明顯而重要的特徵,即其柔性而堅毅的力量,不僅絲毫不輸給男性,且往往在看似溫柔的力量下,能獲得更多助力,減少外來的阻力,將上帝的福音以悅耳、舒服的方式,帶到臺灣的各個角落。

范情,〈臺灣百年女學校──長榮女中〉,收入范情等著,《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臺北:女書店,2006年),頁28-43。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年。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羅效德(Charlotte Lo)編譯,〈李庥夫人〉,收入費德廉(Douglas L. Fix)、羅效德(Charlotte Lo)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2006年),頁2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