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一位到美國深造的臺灣醫師謝緯,在舊金山一場禱告會上,提起故鄉有許多人不幸感染肺結核,陷在貧病交迫的困境,在場聆聽的一位女士受到觸動,發願有朝一日要來到臺灣,幫助這些人。1960年,這位異鄉人終於如願以償來到臺灣,日後還成為臺灣小兒麻痺患者的守護者,她就是彰化二林人口中的「美國媽祖」,不折不扣的臺灣阿嬤──瑪喜樂。
1950至1960年代初期,臺灣醫療品質落後,小兒麻痺症肆虐,侵襲不少無辜幼童。鄉間不少窮困又缺乏常識的父母,不明就裡,以為小孩患病是因為做壞事得到的報應,不敢讓人知道,因此在錯誤的心態下,放任孩子四肢萎縮變形,喪失復健與學習的機會。看到孩子在冰冷的地上爬著,深深刺痛了瑪喜樂的心,因為在她的家鄉,這類孩子早就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靠著支架站起來走路。
瑪喜樂決定放下跟隨謝緯醫師行醫的工作,轉身投入救助小兒麻痺症幼童。1965年8月,在彰化基督教二林分院成立「小兒麻痺症兒童保育院」,也就是後來的「喜樂保育院」。(全臺灣第一所專治小兒麻痺症的兒童療養院,是由挪威籍畢嘉士夫婦於1961年設立,今「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畢嘉士醫師,人稱「臺灣對抗小兒麻痺的使者」,是全臺灣最早獻身小兒麻痺工作的醫師,曾經義不容辭協助瑪喜樂在二林的救助工作。)
初創的保育院,人手不足,除了例行的護理工作,還得照料院童生活起居,如洗澡、餵食、清理穢物等,喜樂阿嬤不嫌辛苦,樣樣包辦。然而上帝的考驗才剛開始,一副支架動輒要價一、二千元,復健器材更是昂貴,貧困的家長哪裡負擔得起這龐大的開銷?在經費有限,開銷又逐日劇增之下,瑪喜樂不但變賣先生遺產,還向世界展望會、基督教兒童基金會尋求支援,甚至奔回美國募款,靠著各方愛心,這才解除燃眉之急。1970年,「喜樂保育院」順利完工,喜樂阿嬤與院童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正式展開這趟折翼天使的療傷之旅。
訓練孩子站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離開父母懷抱的孩子,經常哭鬧著想家,也有趁著不注意逃回家去的,喜樂阿嬤還曾經被抗拒回院的孩子反咬一口,讓她哭笑不得。接著,「強迫」每個孩子一早起來先穿鐵鞋,直到睡前洗澡才能拆下。但是,穿鐵鞋十分折騰人,遠非一般人可以想像。因為厚重的鐵鞋,有些高達胸前,稚嫩的皮膚常被鐵鞋接合處夾得哇哇叫;冬天穿來刺骨,夏天又是悶得喘不過氣。穿好鐵鞋,拄著拐杖走路的院童,若是重心不穩跌倒在地,阿嬤一定要孩子自己站起來。
此外,她更要求每個孩子獨力完成包括洗碗、洗衣、擦地等事,以及費力的復健動作。在阿嬤的法眼下,沒有孩子敢偷懶,但強硬堅持的背後,支撐她的是一顆柔軟、不捨的心。阿嬤發誓,要讓「爬著進來的孩子,走著出去」。當年受惠的孩子長大成人後,莫不感謝阿嬤當年鐵面無私的嚴格訓練。
當年一路陪伴折翼天使的喜樂保育院,在1984年開始轉型,收容遲緩兒、心智障礙者、失智老人,繼續服務需要的人。將半生奉獻給臺灣的喜樂阿嬤,晚年雖然不幸罹患失智症,忘卻她曾經為這塊土地付出過的點滴,但是只要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回美國,她會不假思索地以流利的臺語告訴你:「這裡就是我家!」
涂心怡,〈因你做這事,他們都喜樂:瑪喜樂與小兒麻痺病童的半生緣〉,收入經典雜誌編,《臺灣慈善400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頁172-185。
二林基督教喜樂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