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戰爭時期的臺灣婦女

俗話常說「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延伸到國家領域也相當適用。1937到1945(昭和12-20年)年間,臺灣因日本擴張的野心而陷入戰爭。為支應軍需物品,一切有關食、衣、住、行的生活物資都被迫縮減。此時在後方扮演節約物資、生活簡素、力行儲蓄、支援金屬回收的主力之一,就是家庭中的婦女。

在這個物資緊縮的年代,報章雜誌中常見女性刊登的「家計簿」和「營養菜單」,分享如何節流又同時兼顧家人健康的方法。其自身也被要求衣著打扮簡單樸素,甚至不准燙頭髮,以配合節約的精神與嚴肅的時代氣氛。不僅如此,由於男子必須赴前線出征,女性成為工廠、交通、通信等職場寶貴的人力資源,因此無論在家庭或社會上,女性都可說是後方的「經濟戰士」。

除經濟層面外,女性也是戰場上重要的精神支柱。學校裡,女學生們努力的縫製慰問袋,總是為前線士兵帶來一絲溫暖。街道上,經常能看到為士兵祈福的婦女們,正在請求過路的女性協助縫製「千人針」。所謂千人針,即是由一千位女性在長棉布上縫製針結,代表擁有千位女性的祝福,上戰場時裹在腹部,據說有防彈之效,能保佑戰士平安歸來。

當志願兵制度實施時,殖民政府也開始動員女性到前線從事看護工作,媒體稱呼她們為「白衣天使」,用美麗的形象包裝戰爭的殘酷。「大和撫子」的美稱也在報導中屢見不鮮,用以指稱任何為戰爭奉獻的女性。

許多職業女性或青年女子紛紛響應號召,組成「奉公團」、「青年團」,參與各種服務勞動或捐款;以愛國婦人會為首的國語普及運動,如火如荼地在各城市鄉鎮中進行。萬籟俱寂的夜晚,教室透出的點點燈火下,打理完家事的婦女們正在「阿依烏……」地學習日語,這或許是戰爭中較寧靜的片刻,卻仍代表殖民者要婦女背負語言同化重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