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三千煩惱絲:傳統漢人女性的髮型

客家婦女的高大髮型

傳統中國的人們非常重視頭髮。在明代以前,漢族男女皆蓄全髮不剪,挽髻於頭頂上。清初,滿族入主中國,下達「薙髮令」,曾引起人們激烈的反抗。為了緩和衝突,朝廷採納明代遺臣金之俊「十不從」的建議, 在髮型上,男性須剃髮結辮,女性則保留固有髮型,不做變更。受原居地文化的影響,17-20世紀初,臺灣漢人女性的髮型大抵與閩、粵地區無異。

據日人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記載: 漢人女性的髮型有數十種,具有區域性的差異與族群特色,且各地稱呼也不一致。據稱:前髮型式有:埒倒眉、破鬢梳、角鬃眉、鉸剪眉、埒總頭、齊眉。結髮型式有:龍鳳髻、絞車藤鬃、菊花頭、觀音鬃、蝶仔鬃、龍船鬃、拵鬃、鮑魚鬃、番婆綑、桃仔頭、元寶頭、雁尾、靈蛇髻、圓頂、二轉髻、十字髻、蟬髻、傍髻、蘇組、大頭鬃、螺髻、麵線鈕、龜仔頭、上海髻、顋鬃仔、頭鬃尾、銀髻鬃。

據《臺灣風俗誌》、東方孝義《臺灣習俗》的圖繪及傳世照片來看,閩籍女性前髮的基本髮式有: (1) 鉸剪眉:前髮至眉頂齊,現稱做「劉海」。係未出嫁女性前髮的型式。 (2) 埒倒眉:鬢髮不垂於額前,將前髮梳於橫面,並用粘柴(取樟科植物,如香楠等樹幹外皮,刨成如紙般薄片,浸入水中生成粘汁)黏附。乃20歲左右女性前髮的髮式。 (3) 破鬢梳:前髮中分梳於兩旁,頭髮總梳於腦後。係20-30歲或新潮女性的髮式。 (4) 埒總頭:將所有頭髮往後梳,年紀較長女性常梳的髮式。

結髮的髮式則有: (1)顋鬃仔:2-3歲男、女孩通用的髮型。 (2)頭鬃尾:結髮辮於背後。3-4歲及12-13歲女孩常梳的髮型。男孩也會結辮於後,但要剃除前髮。 (3)角鬃仔:3-4歲後的女孩如果頭髮太長,改梳此種髮型。 (4)麵線紐:將頭髮如麵線繞曲梳紮於腦後,8-9歲到13-14歲女孩愛梳的髮型,較流行於南部地區。 (5)龜仔頭:將頭髮纏繞形似龜仔,屬15-16歲到34歲中年婦女的髮式。依舊俗,女子於完婚前要擇吉日洗髮梳頭,梳成龜仔頭後插上髮簪。 (6) 螺髻:將頭髮梳成螺狀,屬年老女性的髮型。 (7) 大頭鬃: 30歲到年老女性的髮型,南部地區較流行。 (8) 上海頭:又名「下落鬃」,梳成長圓形的髮髻而下垂於頸後。原是風月場所女性流行的髮型,後年輕新潮的女性也跟著仿效,流行於日治初期。

客家女性的髮型與閩籍不同,種類較少。前髮的形式,少女以埒倒眉、鉸剪眉最多,年歲稍長多梳成破鬢梳,中年以上婦人以埒總頭為主。結髮的形式通常是梳成髮髻,可分成二把頭、三把頭型式。二把頭與閩籍少女所梳「麵線紐」相似,但前髮不劉海,是少女、未婚女性的髮型。三把頭的梳法是將頭髮分成前、中、後三束,各用紅絲線或毛線紮緊,再將三束紮一起。前面一股稱為門股,後面一股,稱為髻尾。門股裡裝上長條假髮,使之鼓起,再塗上粘柴使短毛髮黏在門股上。從傳世照片來看,粵籍女性的髮髻高聳、上結如船型樣式,額頭、兩鬢也梳成膨鬆高大的樣式,它是最正式的髮型,也是出嫁女性當日的髮式。其次,女孩、少女常結成一條或二條辮子,稱為「編毛辮」,與閩籍「頭鬃尾」相同。也有編成一條辮子在頭上纏繞一圈,稱「纏毛辮」,屬年輕、成年女性的髮型。

日治初期,據日人的觀察與調查: 漢族女性的頭髮結法,種類很多,閩族婦人主要以結田螺髻為主,粵族以元寶頭為主。然兩者的結法皆非常費時。之後,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逐漸轉成結法較輕便且帶有西洋味的「上海髻」,使閩、粵兩族的髮型日趨類似,外人幾無法識別,而原有的髮髻型式僅出現在大禮場合,或是見於守舊的年老女性。

江燦騰,〈清季臺灣婦女的髮型與纏足〉,《歷史月刊》,3期(1988年),頁81-83。
高本莉,《臺灣早期服飾圖錄: 1860-1945》(臺北:南天書局,1995),頁164-168。
鄭惠美,《藍衫與女紅-客家女性衣飾美學》(新竹: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6 ),頁58-59。
黎志剛,〈想像與營造國族-近代中國的髮型問題〉,《思與言》,36卷1期(1998),頁99-118。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人的頭髮〉,《臺灣風俗誌》(臺北:大立出版社,1981),頁87-91。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臺中: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2冊,頁27-28閩族婦人及粵族婦人。
〔日〕東方孝義,《臺湾習俗》(臺北: 南天書局,1997),頁10-13頭髮及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