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漢人女性的髮飾有: 簪、釵、步搖、花簪與眉勒等。
傳統漢人的髮式以挽髻為主,梳成髮髻後,須設法將其固定,這時就需要「髮簪」這項工具。在中國的上古時期,髮簪稱做「笄」。男子戴冠時,笄具有固冠的作用。女子年滿15歲,會挽做成人的髮髻,並插上笄,故稱女子成年為「及笄」。
髮簪乃固冠、安髮的飾物。早期,其長條針狀較粗,頭部也不大,以實用性目的為主。之後,逐漸成為炫耀財富、表明身分的一種標誌,設計講究美觀、頭部誇大且鑲上珠玉寶石。材質也有更高的要求,以金、銀、玉、琉璃、玳瑁等取代早期的銅、竹、木、骨等。
臺灣漢人女性的髮簪在選料、加工製作上均非常講究。插入髮髻的長針有的以純金製成,惟價格昂貴,一般民間多以純銀打造或是銀鍍金,次之以銀銅或銅錫合金製作。頭部的設計,以現存的實物來看,圖樣多采多姿,有吉祥花卉、祥禽瑞獸、魚蟲水族、宗教圖案、各類兵器,或是用吉祥文字如福、祿、壽等。除了裝飾外,也有設計成耳挖子、匙子造型的,據稱: 具有防毒、實用之功能。也有造型扁平、用來安壓髮絲的髮簪。如女性梳龜仔頭時,就是使用兩端闊而中間較窄的簪。
髮釵也用於插髮,惟插入髮絲的細長部位做成兩股或兩股以上,與簪只有一股不同。釵的頂端也會裝飾上花卉、祥禽珍獸等圖樣。據稱: 最早「釵」字被寫成「叉」,因其造型和枝叉十分相像之故。現代女性所用的髮夾,就是由髮釵演變而來的。
步搖也是簪、釵的一種,特別之處在於頂端裝飾有流蘇垂飾或是以銀絲曲繞成彈簧狀,走起步來,珠玉等飾物會自然搖曳,故稱之。
以鮮花簪首的風俗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漢代,並歷久不衰。所簪的花多為時令鮮花,且不僅是女性,男子也有簪花的實例。受到原鄉文化的影響,臺灣漢人女性在出外拜訪時,除了裝扮外,也會在頭上簪花以表示禮貌。所簪之花通常都是有香味的花,據片岡巖《臺灣風俗誌》的記載有:含笑花、鷹爪桃花、春仔花、菊仔花、綉線花、樹蘭花、玉蘭花、老人花、大頭花、髻索花、草花惟等。有的以一、二朵花插在髮際,也有利用鐵線編成蝴蝶或花朵形狀,再將花串在鐵絲架上,成為漂亮的髮飾。
除了鮮花以外,也有以人造花簪首的。鮮花的插戴時間不長,又容易凋謝落英,相較之下,假花具有經久耐用、常開不敗的特點,所以備受女性的青睞。製作假花的材料非常多,有絹、羅、紗、綾、絨、紙、通草等,通常於染色後編成花的樣式。通草因富有彈性,表面帶有一層細茸,將其染上深淺不同的顏色後,可用巧手編成盛開或初開的花朵來簪戴。
還有一種特殊的「纏花」工藝。其做法是先用厚紙片剪成各種圖案的裁片,在紙型周圍圈上細鐵絲,再以各種顏色的絲線纏繞、包覆紙片表面。在纏繞過程中可加入金屬錫箔條,經事先計算好的編排原則,平整地將絲線間隔纏繞在錫箔條的上面與下方,如此可使錫箔條宛如星點般呈現在裁片上。最後,將製作完成的裁片組合成花朵、蝴蝶或草蟲等造型,將之固定在金屬簪、釵上,或是裝飾以金屬線纏繞的彈簧圈和珠串等(具有步搖的效果),一支精緻、華麗的纏花髮簪(釵)始告完成。
眉勒是臺灣漢族女性戴在前額的頭飾;以狹長的布條圍勒於額頭上。布條的兩端較寬大可用來護耳朵,中間部份則縮窄以貼近前額,尾端以細繩、綁帶在腦後固定打結,它具有束髮、護耳防寒和裝飾等作用。其形制源自14世紀中國的明代,稱做「抹額」,到清代仍受女性的喜愛。早期臺灣社會中的閩、粵籍女性皆有配戴眉勒的習慣,年輕女性使用的稱為「春眉」,布條上裝飾華麗的刺繡圖案或綴上玉片珠花;老年婦女則多佩戴青、黑素色的眉勒,於中央處縫上玉片或簡單的裝飾,也稱作「烏巾箍」。日治時期以後,僅年老婦女會使用眉勒,且刺繡的眉勒也漸被花布頭巾所取代。
周汛、高春明,《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臺北:南天書局,1998),頁106-109、208-221。
高本莉,《臺灣早期服飾圖錄: 1860-1945》(臺北: 南天書局,1995),頁168-170。
鄭惠美,《藍衫與女紅-客家女性衣飾美學》(新竹: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6 ),頁60-61。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人的裝飾品〉,《臺灣風俗誌》(臺北: 大立出版社,1981),頁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