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前教育的推手─張杏如(1947-)

2006年4月,幼兒影音雜誌《小太陽》上市記者會上,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說:「媽媽們的辛勞我知道,我也了解為何臺灣的職業婦女不想多生孩子的原因,所以我一直想出版一些有用的書籍與舉辦活動,看能不能協助她們補一點位,幫她們一把。」 

張杏如,總是想在育兒之路「幫媽媽們一把」的她,早在三十年前當大家認為幼兒什麼都不懂,書店裡缺乏可供幼兒閱讀的圖書,「親職教育」還是陌生名詞的時候,就帶領信誼基金會創立臺灣第一個推廣幼兒教育的專業機構──「學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1977年),為臺灣的親職與幼兒教育的發展,跨出勇敢的第一步。

如今臺灣的學前教育幾乎可以用「信誼基金會」一詞涵蓋,不論是扮演「臺灣最專業的幼兒圖書出版社」的信誼基金出版社;鼓勵文字創作者為幼兒寫好書的信誼幼兒文學獎;為落實幼教理念和研發教材所開辦的實驗托兒所;提倡「陪孩子讀好書、說故事」的小袋鼠說故事劇團等。三十年來,張杏如與信誼基金會對臺灣學前教育的貢獻有目共睹,張杏如更被視「臺灣幼教之母」。

為何會成為臺灣學前教育的拓荒者,長期耕耘親職教育與幼兒教育這片領域?張杏如說「我也常常想,如果當時不是因為我自己有兩個學齡前的孩子,或許一切會不一樣」。

回憶起三十年前,因為帶孩子,張杏如想找一本可以親子共讀的圖書,卻發現臺灣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竟是如此缺乏,恰巧親友從國外帶回許多精美的幼兒圖書,不但讓她大開眼界,更開啟了她推動臺灣學前教育的心。「在國外像美國、日本和西歐先進國家,在當時就隨處都可以看到有趣、專業的兒童讀物,總覺得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能也享有這麼棒的圖畫書呢?」張杏如回想當時說。

就是這份「母親疼愛孩子」的心情,張杏如投入臺灣學前教育三十載,一路走來,始終堅信落實幼兒教育也可以達到淑世的理想。正如張杏如的信念,也是信誼基金會推動學前教育的信念:給孩子健康快樂的童年,就是給他幸福;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我們的社會最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