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大人─臺灣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廟

七娘夫人

2007年8月10日,由臺南市政府主辦的「2007年府城十六歲藝術節」熱鬧登場,以「一十六歲、二乞巧、三都市」為主題,展開為期十天的慶助活動,推銷府城臺南的傳統文化特色。

你知道什麼是「做十六歲」?跟七娘媽又有什麼關係?七娘媽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七仙女,因為牛郎織女淒美的愛情故事,特別受到未婚女性的崇信,農曆七月七日七日是七娘媽誕辰,女孩會準備「七味碗」、鮮花及胭脂水粉等祭拜織女,祈求愛情婚姻美滿;還會對著月光穿針引線,祈求織女賜給她們一雙巧手,讓她們成為賢慧的主婦,這樣的活動稱為乞巧。

七夕除了是女孩的節日之外,還有一個更溫馨的傳說。織女是七仙女中的小妹,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兩子,後來織女被帶回天庭,牛郎卻留在人間,織女的六個姊姊不忍牛郎獨立辛苦養育兩名幼子,於是暗中幫助,讓小孩順利長大。因為這個傳說,民間相信七仙女是兒童的守護神,尊稱祂們為七星娘娘、七星夫人或七娘媽,普建寺廟奉祀,除了未婚的女孩之外,還受到很多已婚婦女的崇信。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七娘媽廟為臺南開隆宮,創建於1732年(清雍正10年),是從浙江省寧海縣分香過來的。雖然七娘媽的信仰來自大陸,但是在臺灣也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特色。

孩童在週歲前,由家長攜往開隆宮向七娘媽祈願「加鎖」,用鎖片、銀牌、古錢等正面刻有八卦,反面刻有開隆宮天女七星媽等字句,串紅線懸掛在孩子的脖子上,象徵七娘媽的照顧及保佑。等到滿16歲時,在農曆七夕這天,再由父母陪同,攜帶豐富的祭品與七娘媽亭,來到廟前舉行脫鎖及16歲成年禮。首先要繞行七娘媽亭三圈,這是一個用竹片和彩紙糊成二至三層的樓亭,約五尺高左右,最上層有七娘媽的神符,用來祭祀七娘媽。接著由父母親將七娘媽亭高舉後焚化,接著滿16歲的孩子鑽進供桌三次,藉此儀式感謝七娘媽的呵護,使孩子能平安長大,從此之後脫離七娘媽的照顧;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孩子,已經是個大人了,未來要肩負更多的責任。

「做十六歲」習俗的歷史相當悠久,相傳昔日府城五條港一帶商旅雲集,來往船隻進出貨物都是由碼頭工人負責搬運,這些工人家境貧窮,孩子也必須外出幫忙父親搬運貨物,但是童工僅能領成人薪資的一半,至16歲成丁,才可以領成人的工資。所以在孩子滿16歲當年的七夕,至開隆宮舉行成年禮,是一種小孩已經成年可以領成年薪資的宣示。

傳統上,只有男孩才有「做十六歲」的權利,因為他們是勞動力的來源。時至今日,社會環境已然變遷,開隆宮「做十六歲」的習俗代代相傳,不論男孩、女孩都能「做十六歲」,希望藉此儀式,賦予現代少年積極正面的人生觀,培養感恩、獨立、擔當的生活態度,也顯示臺灣民間信仰的歷久彌新。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臺中:臺灣省政府,1997年。
陳秀琍,《紅城戀影──去臺南歷史散步》,臺北:人人出版社,2002年。
黃金財,《臺灣懷舊之旅──古早臺灣的生活紀實》,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 黃金財,《臺灣懷舊之旅──古早臺灣的生活紀實》,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