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民俗舞」的創造者─林香芸(1926-2015)

1926年,林香芸生於臺南。父親盧丙丁是知名社會運動人士,母親林是好即林氏好,是臺灣第一女高音。1936年,林香芸隨母親前往日本,1938年,進入日本神奈川縣橘高等女學校就讀。在日期間,她先後進入大村能章創辦的日本歌謠學校,參加小澤恂子舞踊研究所及大船松竹攝影所的俳優專門學校,接受舞、歌、劇訓練。 

不同於其他臺灣舞蹈家,林香芸是舉家赴日,因而深入於日本生活文化中,學習道地日本舞蹈,造就了她日後多樣豐富的舞蹈風格。在松竹期間認識了一位「株式會社滿州映畫協會」工作人員,而於1945年,辭去大船攝影所職務,轉往滿州國發展,擔任新京(即長春市)交響樂團專屬歌手。同時,以自編自導、亦唱亦舞的表演模式,成立「南星歌舞團」。

戰後,在東北同鄉會安排下,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勞軍活動,最後在美軍協助下回臺。1947年成立「林香芸舞踏研究所」,並再次成立「南星歌舞團」,任舞蹈部主任,團代表是母親林是好。隔年,林是好和林香芸並先後一同北上進入泰北中學任教,還在中山堂舉辦發表會。之後母女兩人在臺北分別成立「林是好歌舞研究所」和「林香芸舞踏研究所」。

1950年代,臺灣發展出一股新的舞蹈娛樂演出形式,結合歌舞表演並極盡聲色能事的豪華風潮,這即是由林香芸與學生林月霞組成的「芸霞音樂舞蹈樂團」所引爆。初期團中演出人員,清一色為女性,即使需要男性角色,也由女性扮演。之後成立的「國華歌舞團」、「寶珠歌舞團」演出性質,和「芸霞」相似是歌、舞、劇合一的流行娛樂節目。而其受到歡迎的因素除了感官刺激外,還包括內容帶有日本文化色彩的緣故。此外,臺灣歌仔戲和本土歌謠所蘊含豐富意涵,也成為其舞蹈創作的靈感,成為她「民俗舞」的一部分。

1964年,林香芸獲得「推廣民族舞蹈十年以上有功獎」,同臺獲獎的還有蔡瑞月。1970年代,林香芸仍熱心參與民族舞蹈學會各項活動,並持續從事舞蹈教育。1990年,又獲得民族藝術薪傳獎。林香芸五十年的舞蹈生涯,見證了《民族舞蹈月刊》的創立與停刊,經歷過禁舞階段和推廣舞蹈的兩極化政策,然而她仍在舞蹈洪流中堅持地舞著。即使將舞蹈棒子交給媳婦和女兒,她仍未脫離舞蹈,現今她將一切舞蹈經驗奉獻給教會,以肢體語言讚揚天主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