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21世紀的你,或許很難相信,70餘年前,全臺最高的女子教育機構─私立女子高等學院,竟然是以培育「賢妻良母」、「完美新娘」為目標?!
1931年,臺灣半官方的教師專業團體「臺灣教育會」,鑑於女子高等教育發展貧弱,創立了「私立女子高等學院」。原本意在施行女子高等教育,但卻與總督府文教局(相當於今日的教育部)的發展方針不同,致使畢業生無法取得相應的資格。校方為維持學校的經營,決定將教育目標,轉變成為以培育賢妻良母為目的之「新娘學校」。其課程包括裁縫、儀禮、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社會學、兒童心理、生理衛生、運動、農業等。
私立女子高等學院,特別注重手藝、家事和才藝的教習。在30坪純日式的「作法教室」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應對進退等禮儀,還要學習茶道、插花、三味線等日本傳統文化,以及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修業兩年後,再到社會中進行一年的「實習」,例如訪問名流家庭,將實際見聞寫成報告;或到醫院見習,使學生實際認識生理、衛生知識;或進行關於幼稚園兒童的測驗,培養學生對兒童的關心等等,讓學生實際瞭解家庭主婦將面對的各種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雖不以學生闖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為目標,但畢竟是全臺最高的女子教育機構,因此聘請的老師可多是大有來頭。例如臺北帝國大學的教授、紅十字會或臺北醫院的博士等,加上學風活潑自由,有如大學講座一般。對於未出國深造的高等女學校畢業生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進修管道。
然而,無法正式取得高等教育機構的地位,成為該校長久以來的遺憾。這個念茲在茲的心願,直到二次大戰期間才獲得實現。1943年,總督府鑑於中等學校的男性教師多被徵調,使得教師人數嚴重不足,加上臺灣尚無女子專門學校,因而終於同意協助該校改制為「私立臺北女子專門學校」,分設文、理科,以培育中等教育的女性師資,翌年正式開學。可惜的是,這所全臺唯一的女子高等教育機構,竟在一年之後隨著戰爭結束而停辦,原校址改為國語實驗小學。方要起步的女子大學,因政權轉移而迅速夭折,著實讓人為之扼腕。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臺北:博揚文化,1999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私立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學友會編,《あさひかづろ》,臺北:私立臺北女子高等學院,1935-1939年。
作者不詳,〈臺北女子高等學院訪問記〉,《臺灣婦人界》,期5(1934年5月),頁136-138。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年;1989年由南天書局再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