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青澀年華──制服

「同學,這裙子太短了吧,學校標準要到膝蓋呀!上衣要紮進去,這樣露出來太不莊重囉!」為了爭取標準制服穿法外的些許特立獨行,許多女同學在裙腳長短,或上衣的修裁上絞盡腦汁,為的就是不想穿著她們心中覺得老土的制服。 事實上,「制服」的產生,本身就是為了盡量彌平大眾的外觀差異。在早期的國民教育,讓學生讀著相同的書、穿著相同的制服,甚至使學生們有著相同的意識型態,都是既定的教育目的。以慣用的話語來說,就是「學生就該有個學生的樣子」。若是以平等的角度出發,自然是無可厚非,因為無論是地位高低或是身家貧富的孩子,只要進了學校看起來就是相同的模樣。師長們也認為這樣有助於學生不過度花費時間裝扮自己,可以將時間投入學習當中。只是人非機械,不是經過相同的塗裝之後,便能生產出一樣的產品,尤其在個人主義昂揚的現代,人人都想「做自己」,師生間對於制服的衝突自然是越演越烈。 然而制服之爭的關鍵點,與其說是制服的美醜,不如說是對威權的抵抗。近年來,不少學校對制服的規定漸次放寬,甚至還訂有「便服日」,開放學生自由穿著來上課,使得兩方的衝突漸有緩和之態。另外,隨著時空轉變,不少畢業生由於對母校的認同與創意的激盪,使得不少大學反而有「制服日」的催生,鼓勵大學生穿著高中制服來校展示。有趣之外,也能夠緬懷年輕時的青春歲月。 其實制服在某些面向上,也代表著學校過往的歷史軌跡,比如北一女的綠制服便是由替代防空掩飾的綠布而來。換一個角度來想,人生漫漫數十年,多的是穿便服的日子。然而能夠光明正大穿上制服出門,就只有這短短數年的學生時代。因此,何不好好把握這段時光,作為日後憶舊的美好回憶?

蕭昭君,〈半世紀以來臺灣高中女生的制服──三代女生一樣情〉,《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期28 (2004年8月),頁38-45。

國際邊緣.青少年解放陣線:髮禁與制服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