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的女性雜誌─《台灣婦人界》與《婦女と家庭》

1920年代到1930年代之間發行的兩部女性雜誌《婦人與家庭》(婦人と家庭)和《臺灣婦人界》可說是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兩本的女性雜誌。《臺灣婦人界》的發刊詞便提到台灣與日本在風土民情上有諸多的不同,儘管有許多自日本輸入的女性雜誌,但難以符合殖民地的日常生活,為此需要一本寫給台灣人的婦女雜誌。

從女性為主要銷售對象的雜誌得以發刊可知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一批具有相當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的女性足以支撐這個出版市場。這與日本統治後開啟台灣現代化的進程,伴隨著女性教育制度的建立與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有別於以往的新女性出現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從內容來看,《臺灣婦人界》和《婦人與家庭》的雜誌內容相當廣泛,以女性的日常生活為中心,包含社論時事、小說和歌、育兒心得、家庭常識、料理講座等形形色色的專欄。例如《婦人與家庭》中一篇〈物價騰貴と日用品の買ひ方〉便教導家庭主婦們如何在物價高漲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效益的購賣日常用品,或是《臺灣婦人界》中〈お正月!野菜と衛生〉一文提醒主婦們注意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蔬菜水果都很有可能成為寄生蟲傳染的媒介,在清洗時須特別注意。又或者是另一篇〈初夏の御化粧について〉(初夏的化妝方式)中,教導女性如何在炎熱的夏日當中為自己搭配一個適合的妝容。從這些多樣化的主題可以看出,《婦人與家庭》和《臺灣婦人界》兩本雜誌以女性為倡導對象的雜誌,將許多現代生活的新觀念與生活方式帶入女性的日常生活當中。

除日常生活的常識外,這兩本女性雜誌作為女性現代生活的指南與提供資源的窗口,其刊載的部分文章也揭示了提升女性社會地位、塑造文明女性的目標。《婦人與家庭》中一篇〈男女教育平等論〉便提出了應重視女子教育的重要性的觀點。伴隨著日本內地女性解放思潮的浪潮,以及女子教育的出現和女子社會地位的提升,這兩本女性雜誌中的部分撰文亦表達了對既有社會性別結構的衝撞,也試圖傳遞一種普遍的文明女性理想。

延伸閱讀:

王琬葶,〈世界的聲響:日治時期台灣女性雜誌的女性主義閱讀(1919-1939)〉,《女學學誌》34: 37-75,2014。
鄭涵云,〈殖民地臺灣的婦女雜誌《臺灣婦人界》之研究(1934-193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