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的醫療化

二十世紀末隨著臺灣老年人口漸增,銀髮族的身心狀態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其中,女性更年期及其之後的身心變化與生活品質,不僅因女性平均餘命增加而越受重視,更成為醫療關心的課題。

更年期成為生物醫療的議題始於1920年代。醫學上,停經期(menopause)指的是月經停止,更年期(climacteric)則是婦女在停經前後約2至5年時間所伴隨的身、心與社會之轉變。1923年美國婦產科學者Emil Novak在其編著Menstruation and Its Disorders,以更年期婦女的易怒、沮喪等情緒,推斷停經跟心理疾病有關係,遂有「更年期憂鬱症」的說法出現於醫界中並且廣為流傳。而治療女性更年期的補充雌激素療法,則是1963年老人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一篇由美國婦產科醫師Robert Wilson及其妻子Thelma的論文所提出,他們認為婦女於更年期時因雌激素流失而導致熱潮紅、盜汗、失眠、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症狀發生,Wilson醫師甚至在1966年做出更年期是雌激素缺乏疾病的醫學論述。

臺灣社會對於婦女更年期是否為醫療問題的看法,不僅受到醫師團體的影響,更與1995年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有關。臺灣醫師團體承接美國醫界對更年期的看法,並於1995年成立台灣更年期醫學會,也在同年,衛生署決定將更年期納入健保制度。根據公共衛生學者張玨與張菊惠的調查,1991-1992年有高達九成的中年婦女認為更年期是自然現象,但1997年則降至八成五;對於是否看醫師或是吃藥,1991-1992年有四成六的中年婦女認為不需就醫服藥,可是1997年則約剩二成九的中年婦女認為不需醫療。

婦女更年期納入醫療範疇的同時,也引起婦女團體的關切與批判。在美國,婦女健康運動於1970年代開始注意到更年期的課題,女性主義者雖然對於是否使用藥物治療的看法分歧,但都認為更年期是自然的生理變化、更年期與社會角色的轉變有關、婦女有權掌控她們的身體並參與她們健康的所有決定,也就是說,婦女健康運動反對將更年期醫療化。

在臺灣,女性主義學者亦承接此思潮。學者們透過臺灣的更年期醫療化現象,呼籲臺灣也應該有婦女健康運動,主張更年期婦女健康是公共衛生政策的重要議題。此運動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02宣佈提早停止荷爾蒙替代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臨床試驗時來到高峰,研究發現雖然 HRT可以減低24%骨折與37%直腸癌的機率,但是HRT會增加29%心臟血管疾病罹患率與26%乳癌的風險,也會增加41%中風機會、增加22%整體心臟血管疾病、與加倍的血栓 (111%),很明顯是危險大於優點。在國內婦女團體與婦女研究學者的質疑與抗議下,政府最後於2002年底發布更年期賀爾蒙使用民眾指引。

總言之,臺灣的更年期醫療化反映了原本是正常老化的歷程,漸漸變成可以醫治的病症,而此過程不但有跨國知識與資訊上的聯繫,更受專業團體與社會運動所影響。

延伸閱讀:

成令方,〈更年期不是病~向醫療化Say No〉,《醫療品質雜誌》,4(2): 71-74,2010。
張玨、張菊惠,〈婦女健康與「醫療化」:以停經期/更年期為例〉,《婦女與兩性學刊》,9: 145-85,1998。
張玨,〈更年期婦女健康是公共衛生政策的議題〉,《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2(4): 245 – 250,2003。
台灣更年期政策的轉變歷程
台灣更年期醫學會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衛教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