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多子多孫多福氣,步入21世紀臺灣的家庭組成多以三人到四人的核心模式為主,越來越少的新生兒出生率已成為國家安全危機,這也意味著母嬰的健康以及孕產品質逐漸受到重視,而20世紀後半葉臺灣的產前檢查便反映了此社會現象。
在1960年代「一個不嫌少,兩個孩子恰恰好」的口號下,臺灣開始推行家庭計畫,以科學知識、生育控制來訴求優良品質的下一代,以及有利國家發展的人口模式。1970年開始起草於1984年設立的《優生保健法》,代表著臺灣的人口政策從家庭計劃的節制生育轉型至優生保健。該法不但授權政府在必要情況下,施行人民健康或婚前檢查,更有責任為國人實施孕前、產前、產期、產後衛生保健服務及指導,此法可說是臺灣最早推動產檢的法源依據。具體的內容像是婚前及優生健康檢查、遺傳諮詢、產前遺傳診斷及新生兒篩檢等服務。
孕婦產前檢查包含了檢查與篩檢兩類科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公告的政府補助孕婦產前檢查項目,包括10次產檢(問診、身體檢查、尿蛋白、尿糖)、1次超音波檢查、2次免費產前衛教,以及原則上各一次的感染篩檢(德國麻疹Rubella IgG、B型肝炎HBsAG與HBeAG、乙型鏈球菌篩檢)。當然,坊間亦有自費的產檢項目,像是針對高齡產婦提供的唐氏症篩檢與羊膜穿刺。也就是說,產檢的項目一方面檢查母胎的身體情況,另一方面也希望及早發現胎兒的異常發育。
然而,產檢政策與醫療科技並非只是提升胎兒的品質,科技風險與人們的焦慮,也隨著普及的產檢與新興檢驗技術而逐漸增加。舉例來說,即便科學研究認為羊膜穿刺造成流產的機率低,但也隱含著科技有可能帶來不必要傷害;亦有研究指出超音波產檢雖然讓孕婦能從螢幕看到胎兒形象,但在優生意識與尚待改善的身心障礙社福制度下,也增加孕婦對產檢結果的焦慮,以及抉擇自費項目的矛盾。
總的來說,孕婦產前檢查不僅關注孕婦的孕程健康,更是胎兒優生概念的具體實踐,但產前檢查科技的不確定性以及育兒社會制度的不足,也帶給孕婦更多的焦慮。
延伸閱讀:
施麗雯,2015〈台灣的道德先鋒:焦慮、產檢選擇與責任的矛盾〉,《科技醫療與社會》,21: 77-134。
「產前基因篩檢、科學母職,與『完美的嬰兒』:探究基因科技對社會關係的衝擊」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
《優生保健法》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孕婦產前檢查項目及補助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