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關懷遍灑人間的白衣天使─護士

離開父母,到中南海遙遠的戰地去照顧戰士們,就像是山裡盛開的百合花。 雖是小小姑娘,但是在病房裡,就像是充滿輝光的紅十字小護士。 【看護助手之歌】 這是由臺灣作曲家呂泉生,與日本作詞家越山正造,於1943年所共同完成的【看護助手之歌】。歌曲的創作背景,正是日本政府於1941年,在太平洋引發珍珠港事件後,為照顧因戰事及戰區急速擴大而產生的大量日本傷兵,因此自1942年起,便在殖民地臺灣,大舉招募當時年僅17、18歲的臺籍「從軍看護婦」,分赴各個戰區照顧傷兵。 歌詞的內容,描述這些年青的從軍看護婦,離鄉背井、遠赴中南海戰區,從事生死未卜的戰地醫療工作。除了在一開始時,必須處理自己所面臨與親人生死兩茫茫的悲愴情緒外,還必須在隨時可能面臨死亡的處境中,一切因陋就簡的擔負起,戰區中救死扶傷的神聖工作,她們是戰爭中最具生命力,也是最為聖潔的象徵,同時也為這人間煉獄,帶來了一絲生存的希望。短短的幾句歌詞,便將這些從軍看護婦,在戰爭中所代表的精神象徵,描繪的淋漓盡致。 「看護婦」是日治時期對於護士的日語稱呼,也是日治時期才興起,以女性為主的新興職業。雖然「看護婦」這一稱呼到了戰後為「護士」、「護理人員」或是「護生」等現在習用的用法所取代,不過由日本人所建立起的看護婦訓練體制,在某種層面上,仍深深地影響著現在臺灣的護理體系。 臺灣在日治初期,本有西方教會醫學首開訓練臺籍護士之風,後來臺灣總督府,在1907年開始辦理臺籍看護婦訓練,兩種不同的體系,同時並存。在這兩個訓練體系中,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西方的護理訓練,帶有宗教崇拜的神聖使命感,而日本的看護婦訓練體系,則將西方所賦予的宗教使命感的精神,轉化為由傳統中的婦德訓練來取代,並將其實踐、定位在對醫師的尊敬,與醫囑的遵守。隨著日本殖民現代性體制,在臺灣的逐漸確立,在臺西方教會醫學對於護理人員的訓練,也漸漸地走上日本看護婦訓練模式,而整併在一起。 這一由日本在臺灣統治時期建立的醫療體系,最大的特點在於,其所逐步建立的「尊醫抑護」醫療結構關係。最初,在臺灣總督府1914年公布的《看護婦講習規則》中,僅允許醫院與診所自行設立看護婦講習,培育初等護理人才,藉以建立醫護關係中,初步的主從關係。 其次,自1924年起影響甚深的《看護學教科書》中,有「看護婦十戒」,其中如「嚴守醫師命令」、「戒多辯饒舌」、「經常培養婦德」以及「鍛煉自我修養」等戒條,則是用以建立醫護關係中,護理人員對於醫師命令的遵守。 最後,在1938年的《看護婦讀本》,逕以完全服從醫師囑咐行事為依歸。就這樣,逐步地將傳統社會結構中的父權體制,移植入醫護關係中。儘管這一類父權體制的醫護關係,隨著時代以及社會的推衍,有逐步淡化的趨勢,但是由此可見,日治時期對於醫護關係的影響,極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