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一個健康的女性──戰後台灣女性保健書籍群像

戰後,台灣坊間出版許多的女性衛生保健書籍,這些保健書籍有許多不同的名稱。或可為婦女健康百科全書、婦女保健手冊、家庭健康百科、婦女衛生手冊、或婦女醫學手冊等等。而這些書興起的歷史脈絡及其知識內容,尤其是其中所建構的一套關於女性身體的醫療觀點。更直接形塑戰後的女性如何認知自我與身體上的連結。

在大規模疫病逐漸遠去之時,慢性病與健康管理開始受到醫療體系的重視,社會中的個人也被賦予管理自身健康的任務。1970年代興起的婦女醫學知識普及化書籍「婦女寶鑑」出現所代表的歷史意義便是「女性要為自己的身體負責」,將主流醫療知識帶入私人空間,那些過去在婦女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密,現在可以在寶鑑之中尋求答案了。而透過強調自己的身體要自己照顧,醫療知識可以滲透到大眾中,醫療權威也可以更加確立。

「寶鑑」要求個別婦女要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而這個「自己」的價值乃是建立在女人對婚姻家庭的重要性上,將女性、家庭與母親的概念連結在一起。另一方面,「寶鑑」所呈現的自己與身體的關係,是自己對於身體的所有權,但是自己並不能成為自己的醫生。  

從戰後至今,婦女健康保健雖然大致的婦產方面的焦點不變,但是可以從中觀察到幾個歷史轉變,分別是1970年代本土寶鑑的大量出現及讀者性別的轉變、1980年代寶鑑議題的分化、及1990年代末作者群的多元及婦女運動知識的出現。

本土醫療專家於1970年代的出現,改變了早期寶鑑以編譯引介西方或日本著作為主的情況,也意味著醫界在知識方面與台灣社會可以有更深入或更直接的互動。進入1980年代之後,寶鑑內容議題分化,以年輕女孩、更年期、坐月子為主題的專書陸續出現,另外還有許多以門診案例為主,出版以問答方式或以疾病名稱為主題的書籍。

整體而言,寶鑑的出版與普及確實幫助女性去了解自身的身體,然而其所提供的內容多半非從女性自身的身體經驗出發,而是基於編者或書寫者的立場所判定女性所需要獲取的關於自己身體的知識。也就是說,寶鑑中傳達的身體是醫學體系所認定的身體。而身體又和女性的社會角色連結,通過將身體概念置於文化框架之下,將女性與其當代所認定的社會角色連結。

延伸閱讀:

王秀雲,〈太太醫學台灣婦女醫學寶鑑(1950s-2000s)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期(2009),頁11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