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也是臺灣大學第一位女性名譽博士。 她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工作期間,因研究腫瘤成因與染色體變異的關係而享譽國際,是美國史上第一位獲頒美國亞瑟.佛萊明獎(Arthur S. Flemming Award)的女性外籍人士。
她一手催生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延攬國際重量級醫師、學者,讓臺灣的癌症醫學與世界接軌。
她在NIH任職34年(1960-1994),官拜美國海軍上校,差一點成為美國將軍,卻選擇在62歲「高齡」返臺,持續致力於臺灣的癌症醫療與研究工作。
她是有「臺灣癌症研究之母」之譽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
彭汪嘉康的「彭」是冠夫姓,當年在美國結婚,因為「美國曾是英國屬地,女子婚後慣例冠夫姓,財產處分、銀行往來都方便」。反而是丈夫以妻為貴,彭先生因妻子高知名度而被誤認為「汪先生」也不以為忤,「叫錯的人自己沒搞清楚,誰叫我老婆這麼有名呢!」
1932年,汪嘉康出生於中國蘇州, 5歲時舉家搬遷上海。中日戰爭時,弟弟因感染肺炎,醫師未全力救治而過世。無助看著親人逝去的情景,讓她立志:「要做個盡力救治病患的醫師,絕不輕言放棄!」後來因父親來臺經商,母親帶著汪嘉康等四個孩子來到臺灣。嚴重暈船了三天三夜後,父親提著一串臺灣香蕉迎接,多年後她猶記得那根臺灣香蕉的滋味。
1949年,汪嘉康從北二女(臺北第二女子中學,今日中山女高)考取臺大醫科。該屆外科部總共錄取了6名住院醫師,汪嘉康是唯一的女生。1957年,汪嘉康赴美。1960年代,汪嘉康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轄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簡稱NCI)工作,跟著知名華裔學者Dr. Joe HinTjio(1919-2001)──中譯名蔣有興,發現人類染色體正常數目的科學家──學習,因為她想要知道:「腫瘤細胞有沒有染色體的改變」。
1971年,汪嘉康因為染色體變異與癌症成因有關的重大發現,獲頒亞瑟.弗萊明獎(Arthur S. Flemming Award),這個獎旨在鼓勵美國優秀公務員,能獲此殊榮足見其研究備受肯定。1984年,汪嘉康獲選為第15屆中研院院士,心中再次燃起回臺貢獻的念頭。
汪嘉康與同為院士的曹安邦,以及「美國腫瘤學之父」Paul Carbone,共同創立臺灣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1987年,「內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在Paul Carbone 的主持下,延請美國各大學的一流教授來臺,不僅讓臺灣醫師能以本地病例為實務訓練,參與的醫師還可互相交流,破除不同院所間的門戶之見。兩年訓練後,緊接著開辦第二屆,參加的醫院逐漸增加,並陸續再辦外科、婦科、放射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
1992年,中研院生醫所所長吳成文邀請汪嘉康回臺。汪嘉康自我要求嚴謹,特別又到華盛頓醫學中心接受兩年癌症專科醫師訓練。1994 年,她返臺擔任中研院生醫所癌症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隨著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的成立,汪嘉康擔任癌症研究組主任;「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成立,汪嘉康任副董事長,積極推動「天天5 蔬果」、「蔬果彩虹579」系列宣導,提升國人防癌的健康觀念。2008年,她到萬芳醫院擔任癌症中心主任,是年,她獲頒第一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從臨床醫學到醫學研究,汪嘉康說:「女性科學家可能比男性更需要一點luck!」因為女性在工作之餘,還須承擔社會期待,扮演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她認為自己除了實力和努力之外,很幸運能有丈夫和子女的支持,讓她無後顧之憂。不管哪個年代,哪個國度,汪嘉康從不讓性別標籤阻礙自己追求夢想,她締造了許多「第一」,也將醫治病人的初心擴大為解決病人問題,矢志做「醫師科學家」!
延伸閱讀:
梁妃儀,《台灣癌症醫學發展史: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三十週年紀念專刊》,臺北: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記憶工程,2011。
楊泰興、陳建豪、 司晏芳,《她們,好厲害:台灣之光.18位女科學家改變世界》,臺北:遠見,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