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家政班與婦女

農會家政班自1950中期開辦以來成為台灣農村婦女吸收新知、學習技藝一個重要管道。由於台灣農業推廣組織呈現公私合作的獨特體系,中央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導全國性農業發展,在地方有縣市政府、區改良場等機構負責,最基層則由鄉鎮市區公所及農會負責。因此家政班與農村婦女,必須置於台灣農業推廣的政策架構下來檢視。

第一階段從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以「食物與健康」、「家庭改善」、「傳統手工藝」及「簡易縫紉」為重點,以農家生活及農村環境改善為主軸。第二階段,1970年代增加家庭害蟲防治、兒童保育、美化家庭環境與副業技能訓練等等。此時正值台灣農村經濟轉型,相較於前一階段將重點放在基本生活需求,這階段帶有更多公共衛生的色彩,廚房環境衛生及膳食營養成為農家生活改善之要務。家政推廣員到宅指導廚房清潔與規畫,於家政班則開設烹飪課程進行營養教育,同時政府也開始輔導農村婦女參與副業技能訓練。1980年代伴隨著農村人口高齡化問題浮現,更加注重飲食健康,「高齡者生活輔導」成為家政推廣的重點之一。

隨著農村的在地資源、技術、產業和文化在1980年代晚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這些在地元素成為農村經濟創新的基礎,因此1990年代,農業推廣政策以婦女副業經營為主軸,培育農家婦女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飲食與手工藝。在這個計畫之下結合農業生產的產銷班與具技藝的家政班之人才,串聯兩者建立地方特色品牌。一方面藉由微型創業的方式促使農村婦女經濟獨立,另一方面則因應農村經濟轉型帶來的問題,試圖活化地方經濟。

1991年起,服務類訓練「觀光農場食物班」及「餐飲服務班」(含烹調)的開辦開啟了烹飪職類證照訓練的先例。加上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1994年開始陸續建立「廚師檢定與專業技術證照制度」,烹飪技藝在台灣明確地走向制度化的發展,第二專長的證照訓練成為既定之輔導內容,證照通過率成為衡量指導品質的指標之一。1995年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不少鄉鎮農會家政班與之合流,讓2003年開始的「田媽媽」計畫更加著地,參與家政班的婦女發揮所學投入社區活動,達到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發展社區特色、形塑社區認同。

總結來說,1980年代之後,為因應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回應高齡化與農村就業問題,家政班作為政策推動的一環,開課方向著眼於終身學習與預防醫學,開創新收入來源與增進高齡者福祉工作,加強農村婦女經濟事業發展與高齡者健康照護工作。此外,由於政府與社區在農村地方意象塑造上的重視,更多在地元素在社區營造及休閒文化產業中被強調,農會家政班此時處於創新的前沿,以烹飪、手工藝等方式為在地社區實驗更多種可能。

從農會家政班不同時期的開課內容與對應的政策標的,可以看見政府的農業推廣政策如何在地方被細緻地推行。尤其是1980年代之後透過加強副業輔導、證照考取等方式,試圖引導農村婦女進入就業市場,增加經濟產能。以烹飪為例,透過農會家政班的經費補助、公用器材、課程教學,農村婦女習得技能考取證照的門檻降低,更多有技能的婦女進到就業市場也轉移了台灣農村經濟轉型可能造成的失業問題。另一方面,地方特色農食除了支撐起地方論述,也是台灣社區認同凝聚的關鍵資產,在農會家政班基礎上發生的社區型創業正好涵括二者。近幾年家政班的組成逐漸改變,除了原本以婦女為主要班員之外,不少地區的家政班也強調夫妻甚至是家庭成員共同參與,促進家庭和諧的成為家政班的新價值。但不管班員組成如何改變,只有班員積極投入,家政班才能實質發揮安定社區、活絡農村之功能。

延伸閱讀:

賴守誠〈地方烹飪技藝傳承與創新的媒人:農會家政推廣員作為地方文化中介者的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17:1-45,2013。
林如萍,〈深耕在地:台灣家政推廣的發展與展望〉收於陳玉華主編,《農事推廣暨台灣農業推廣學會60週年專刊》58-71,臺北:台灣農業推廣學會,2015。

台灣農業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