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汀州街的一間舊公寓裡,有一群熱情的主婦們,正在分享家庭環保、廢物利用的妙方,她們非常「雞婆」,也樂於「雞婆」,愛護環境不僅從自己生活做起,還到處教導民眾如何「舉手之勞作環保」,例如買東西自備購物袋、廚餘作堆肥等。她們是臺灣第一個由家庭主婦組立的環境保護團體──「主婦聯盟」的成員。
主婦是家庭的舵手,卻往往是社會最沈默的一群。1987年初,有一群主婦有感於社會急遽變遷,使得臺灣環境急速惡化、教育出現種種缺失,為了最愛的家人,她們決心站出來,以「勇於開口,敏於行動,樂於承擔」自許,共同守護環境,「主婦聯盟」因而誕生,在1989年正式立案為「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多年來,「主婦聯盟」就是從主婦們的生活瑣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將其推展為「全民運動」。例如關心環保、希望垃圾減量,這群婆婆媽媽們就到社區、學校進行「垃圾變黃金,資源要回收」、「廚餘作堆肥,送堆肥到大地」宣導;面對河川污染,就推出「使用肥皂最安全」、「廢油回收製作肥皂」妙方等,教導許多家庭使用環保、無害、又省錢的清潔用品;關心學童健康,就推動「校園午餐公辦公營」,藉由透過落實校園營養師專聘制度,讓孩子知道如何選擇食物,以養成健康的國民。
「環保」一直是國家政策漠視的一環,所幸有這群對環境「雞婆」的婆婆媽媽,臺灣的環保運動才得以落實。「主婦聯盟」對環保的熱情參與,也讓一直以來被認為「與社會脫節」的家庭主婦,在臺灣現代化、民主化過程有了最突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