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針

所謂千人針,係讓一千名的女性在白色或黃色的綿布上,以紅線一人各一針縫出一千個針結,贈送給出征的士兵作為避免被砲彈擊中,以及祈求武運長久的一種護身符。製作千人針的習慣,始於明治時期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期間,而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盛行,以束腹的形式最多。製作的意義在於集結一千人的祈願,以祈求持有者可以度過危機,平安歸來。通常會加上五錢或十錢的錢幣並用同一條線串縫起來,取「超越死線(音同四錢)」、「免於苦戰(音同九錢)」的意思。企以同音異字求得吉兆,並非真的有避開砲彈的實際效果。基於「老虎一日於千里往返」這個俗語,虎年出生的女性還可以縫上與之年齡相同的針數,被認為更有保佑的效用。

一開始並無定稱,也有稱作「千人結」或「千人力」。在日俄戰爭期間,千人針只是祈求武運興隆的民間信仰,明治政府將之批為迷信,是盛行於「頑迷不識之徒」間的東西。但之後卻在二戰期間盛行於日本、台灣與朝鮮。在當時的街頭,請路過的女性協助縫製,成為戰爭時期的常見的光景。

千人針雖然在明治時期並不受政府所歡迎,但進入昭和時期以後卻被政府接受的原因,在於昭和初期的戰爭型態比日俄戰爭更加廣泛而激烈,軍隊後方的女性也不得不被動員。皇民精神的強化與教化成為重要的課題。

1933年升格為台灣本部的愛國婦人會,由於隨著戰爭推進而逐漸減少在社會福祉方面的活動,為軍事後援的色彩日益濃厚。以市、街、庄單位為主體,在中日戰爭正式開戰後,愛國子女團讓青年女子和女學生加入,並讓小學校、公學校的高年級女學生組成愛國少女團,團裡的少女開始流行一起製作千人針。

延伸閱讀:

張雅筑,〈昭和初期戰時下的女性像-台灣和日本的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竹中信子,《日治台灣生活史(昭和篇上)》,台北:時報出版,2009。
相賀徹夫編,《日本大百科全書》,東京:小學館,1984。
大江志乃夫,《徵兵制》,東京:岩波書店,1981。

臺中市幸國民學校愛國少女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