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貞教育

「守貞教育」(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又稱為貞潔教育,是一種以「守貞」為核心的性教育。1990年代由美國基督教團體敬信會開始提倡,後經由美國政府的資金挹注下,進而推廣至全球各地。守貞教育傳播至臺灣後,又開展出如強調「婚前守貞,婚後守約」、「青春無悔」等課本教材,另有「真愛守門員」、「彩虹媽媽」等相關課程。

守貞教育藉由免費的教材與課程,搭上性別平等教育的便車,迅速地進入中小學的教育體制當中。守貞教育的出現恰好解決「性」相關的話題在傳統臺灣家庭中是一個難以啟齒的難題,宗教人士和專家學者取代家長在性教育議題教導上的功能。然而守貞教育是否真的成功發揮其宣稱的作用?在強調拒絕婚前性行為、強化性病氾濫的印象的教育方針下,守貞教育真的能夠減少青少女懷孕和性病蔓延嗎?

從實證研究的觀點來看,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綜合1980年代以來數百篇學術研究,於2010年發表聲明表示推廣守貞教育是不智之舉。守貞教育通過宣示等儀式性操作,創造出一種認同運動,賦予守貞之人人品高尚和道德操守的特質。藉由認同框架的形塑來區分主體和他者,然而當這個群體的範圍擴大時,其效力也會逐漸喪失。此外,研究顯示接受守貞教育的學生群體由於未能較早接受到正確的性行為知識,因此在性行為的過程中多半不會採取保險套或避孕藥等保護措施。並且為了不違背「真愛誓約」禁止男女陰道交的限制,他們多採取口交和肛交的方式。就統計結果來看,他們感染性病或非預期懷孕的機率還高於未接受守貞教育的學生群體。

守貞教育的另外一種危險在於,為了傳達單一的價值觀,多使用「兩性教育」和「性別教育」等詞,而非「性別平等教育」,通常強調男女與生俱來的差別及先天上的不平等,認為男女天生有別,性別界線不能輕易混淆,因此也反對多元性傾向和性別認同平等。守貞教育的話術也往往特別針對年輕女性設計,強化父權體制下對女性的「性」控制以及壓迫。守貞教育僅教導青少女,「性」是她們人生中最珍貴的資產,是她們能給予所愛之人的一份「禮物」,性之於青少女們的生命意義,就是一分需要她們珍藏,終有一天她們的伴侶會前來領取的「獎賞」。倘若這份「禮物」被奪去,那她們的價值也不復存在。男性則被教導做愛就像是領取一個獎品,一個女孩們理所當然為他們保存的獎品。

今日已經有許多科學實證研究指出,「守貞教育」並不能達到它所宣稱的效果,甚至會帶來反效果。如傷害性別弱勢的學生其身心健康與社會關係、傷害青少年的智性與知識並侵害人權與倫理。其所預設的「婚後才與單一性伴侶從事性行為」不僅與現實社會脫節,更是遺漏許多重要的性安全、健康知識。這種非科學,並制約於道德和信仰框架下的單一價值不僅無效且有害,甚至會因缺乏安全性行為知識的宣導,導致青少年性問題的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

高穎超,〈讓研究證據說話——為什麼貞潔教育無效又有害〉,《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4卷,2016,頁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