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是只有男性會厭女!?淺談厭女

厭女,又稱「女性貶抑」,泛指社會上對於女性的偏見所衍生出的憎恨與厭惡情緒,即使在女性權利相對提升的現代社會,「厭女」情節與情緒仍隨處可見:無論在政治人物的發言中、網路社群的留言裡、部分文字與電影作品中,幾乎成了隨處可見的,專指針對女性的敵意與暴力。而「厭女」一詞更可細分為兩種面向,分別是:男性對女性的厭惡,以及源出女性的自我厭惡;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應該更加精準地被定義為「不符合在父權系統下的性別特質」。

厭女的現象並非專屬於現代社會,男性對女性的厭惡早在古希臘時期或中國古代就可見其軌跡,例如:亞里斯多德對於女性的評價就可見厭女的軌跡:「如果一個女人太過有勇氣或太過聰明,那在悲劇中就是不合適的。」抑或是普遍大眾對於中國古代周朝滅亡的原因完全指向褒姒、妲己等女性,並以「紅顏禍水」這樣貶低女性地位的成語代稱之。到了現代社會,關於「厭女」現象的相關詞彙越發增加,而男性對於女性所產生的社會排斥也並未隨著教育程度與文化發展而減少;近年來,我們時常在網路社群與新聞時事上聽到的「蕩婦羞辱」、「母豬教」、「台女」、「ㄈㄈ尺(CCR)」等語彙,甚至是職場言語性騷擾、忽略女性感受、對女性使用暴力等,全都關乎在父權體制與男性霸權下滋長的「厭女情節」。

而源出於女性的自我厭惡,除了指稱其他女性為「公主病」、「綠茶婊(中國用語)」外,更會對於嘗試打破常規,抑或是不尊崇女性必須溫柔婉約等社會刻板眼光的女性感到厭惡,進而產生排擠。在社會上普遍可聽見的「女生就是情緒化」、「女生天生就是不擅長理科」、「女兒是要捧在手掌心上疼的」,將女性的形象塑造加入「柔弱」、「不理性」、「無邏輯」等元素,展現社會對於女性的「同情心」之同時,也讓女性背上「個人成就不重要(女子無才便是德)」、「成為好的依附者(妻子)即可(如: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三從四德」)」天生枷鎖。換句話說,如若今日女性不符合這些由父權社會下所生的規制,反而是個性陽剛、爭取自身權益、強勢……等,便會被貼上標籤。

近年來,台灣周邊國家所傳出的事件也讓大眾更加重視「厭女情結」下所產生的巨大隱患:例如韓國的N號房事件、女明星因閱讀女性文學而受到威脅等,關乎厭女的性暴力、恐嚇威脅事件層出不窮。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所產生之體制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但唯有給予各種性別者平等的權利並試圖理解不同性別所面對的社會困境,進而尊重每個人的個人特質,「厭女」的情形才有可能被改善。

延伸閱讀: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文創結社,2020。
林冠廷,《1930年代臺灣新文學婚戀主題小說中的「厭女」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傅欣婷,《女人的美麗與哀愁─當代日本電影厭女形象研究》,2016。
趙揚,《中國當代電影之「厭女」現象分析:量表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2016。
關鍵評論/Ellery Huang/我是女人怎麼可能厭女?因為「厭女」不僅僅是「厭惡」而已
報導者/凱特・曼恩(Kate Manne)/不只是厭女:女性政治人物,為何常被認為「不夠完美」?
換日線/聖依/「不能說的厭女文化」:韓國社會為何對女權集體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