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女的酸甜苦辣——少女漫畫

少女漫畫,指預設客群之年齡層落於6-18歲少女作為依歸,而內容則以感情、內心活動以及關係刻劃最為重點,也藉此提供了少女成長過程所面臨問題時可解決的方向;而另一種定義,則是以連載月刊或周刊之讀者回函作為判準,依照讀者性別孰高孰低決定漫畫雜誌的性向類別。

少女漫畫之特色在於畫風細膩、氣氛營造及適當的時間斷點,強調腳色背景、故事,並側重角色心理狀態之描寫及情感表現的過程;同時,在腳色心境轉化與時間流轉的雙重改變下,故事也隨之推進;分鏡後的畫格不時以不同的描繪方式穿插台詞與獨白,堆砌感性,進而達到敘事效果。

在台灣,少女漫畫幾乎可說是女孩的童年、青少年回憶,甚或有些人直到出了社會都仍對其難以割捨。少女漫畫題材雖多,但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其豐富而飽滿的感情線,正因為如此,許多女孩往往沉浸在由漫畫構築出的小天地裡——而這也昭示了女性對於漫畫人物、內容的心理認同與情感投射。

青少女時期,女性開始對「自主」、「自己可掌握」的空間有所需求,且此時期因為荷爾蒙變化,而開始意識到細膩、為小的情感流動;相較於同年齡的男性,女性較為早熟,也較早開始追求並探索「愛情」、「友情」、「秘密」等事物。對於青少女而言,少女漫畫恰好給予了她們一個藏匿心事的「樹洞」,而她們也能徜徉其中:跟隨著男女主角的感情戲,隨著情感流轉藉以帶入自身初戀的曖昧;藉由腳色之間初識、爭吵、再和好的過程,尋求自身人際關係上所面臨的問題的解法。

台灣在1960年代開始,少女漫畫的風氣始開,甚至出現了女性漫畫家;1974年,小咪漫畫周刊的出現,更是將少女漫畫推向了興盛的坦途。而廣為人知的夢夢、甜芯、Candy、花漾、星少女等少女漫畫月刊,更是引領了將近15年的少女漫畫風潮;雖然因為紙本書式微,老牌的少女月刊漸漸消失,改為發售電子書,但不變的依舊是少女漫畫帶給讀者的浪漫、共感與認同。

延伸閱讀:

廖家妤,2015,《少女漫畫結合台灣文化之研究與短篇創作-以金漫獎得獎作品為例》
李中宜,2009,《少女漫畫之諸現象-以矢澤愛『NANA』為中心》
李衣雲,1999,《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

妞新聞 /《夢夢》紙本也宣佈停刊了!盤點那些年陪我們一起長大的少女漫畫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