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酬神

酬神活動,意指在神祇誕辰、逢年過節或信眾有求於神明時,敬獻神明的酬謝活動。酬神形式眾多,也因各地習俗或神祇差異而有所不同,傳統通常以布袋戲、歌仔戲為主,而表演的戲碼也大多和神奇故事、鄉野趣談有關;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台灣的酬神活動多元也深植人心。

980年代,大家樂(賭博)風潮帶起了舞台車與電子花車表演,具有多元、繽紛聲光效果的電子花車與舞台車躍升娛樂表演的新選擇;能讓表演者於車上表演的大型車體,既可隨著車輛行進路線一路演出,也能在廟埕前定點演出,引起廣大迴響。不過,電子花車與舞台車的出現也產生了相關爭議,由於不少表演者穿著清涼,在部分保守信眾的眼中自然引起不快,更引起「這樣的活動是否合適出現於如此神聖的場域」等爭論,也因此出現了樂儀隊等較為正式、肅穆的表演形式。   

時至今日,電子花車、舞台車表演也依然活躍於民間,由於大型聲光效果與群眾聚集,社會觀感經常認為廟會與酬神活動是吵雜、噪音的來源,而與之相關的鋼管舞、鋼管辣妹是色情、低俗、不入流的存在。實際上,電子花車、舞台車所屬的綜藝團,旗下通常囊括許多種表演形式的表演團體,例如:鋼管辣妹、雜耍團、歌舞秀、噴火秀……等,往往都是一身絕活,擁有專精技藝。   

有論者認為,鋼管辣妹之所以能夠引起群眾關注,是因為父權社會下物化女性的狀態,使得男性產生對於女體的窺探欲;反之,認為鋼管舞並非入流之輩的人們,也同樣地陷入刻板性別意識裡頭,以男性本位的道德約束其他性別。   

酬神活動之於台灣,已是深具傳統與歷史的活動,放眼世界,少有國家能像台灣這般擁有豐富的酬神盛況;以更尊重並欣賞多元的眼光看待各種酬神節目,將發現這是台灣獨有的奇妙風景。

延伸閱讀:

陳明珠、黃勻祺,《台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臺北:秀威資訊,2010。
吳秋蓉,《舞台車產業的興起與民間表演文化產業的變遷》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風傳媒 /為何台灣人總愛瞧不起自己文化?當「電子花車」成低俗象徵,德國人卻這樣盛讚。宜蘭漢光樂儀隊【唯一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