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南鹽水的「三臺才女」―黃金川(1907-1990)

1901年出生於嘉義縣鹽水港廳(今台南市鹽水區)、被敬稱為「金川女史」的台南知名女詩人──黃金川,其家為台南地方望族,從祖父黃錦興那代開始經營糖廍、發展製糖事業,其兄為戰後首任台北市長、臺灣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1897-1972)。

黃金川一歲時父親過世,此後由母親撫養長大,成長過程除了受到母親的影響,承繼母親「對文學的偏愛,在詩詞古文中浸淫薰陶,培養出敏銳細膩的情懷,和善解人意的溫婉」,兄長的影響也不在話下,1921~1924年跟著兄長黃朝琴至日本求學,期間就讀東京精華高等女校,在當時男尊女卑的時代風氣下女子得以赴日留學是件難得的事。畢業回台後先跟著家鄉的漢文家蔡哲人學習漢學、加入月津吟社,並獲「不櫛進士」(意指有文采的女人)的美稱,;而後師事鹿港名儒、捲濤閣主人施梅樵精進詩藝,18歲時其作品〈殘月〉、〈曉山〉、〈秋雨〉三首詩就被台灣詩會刊登,之後也曾在《臺南新報》、《臺灣詩薈》、《詩文之友》、《中華詩苑》刊出若干詩作,以女性視角描摹個人生命及所處時代。23歲時與高雄富商陳中和的兒子陳啟清結婚,當時黃朝琴特地從上海買了千餘冊的《四庫全書》作為黃金川的嫁妝;同年在黃朝琴「以其妹多年心血不忍付之泯滅,故極力慫恿,將《金川詩草》付之剞劂」下,出版集結了年少時期240首詩作、目前所知台灣女性作家的第一本古典詩集《金川詩草》,還因此被林荊南譽為「三臺才女」。

《金川詩草》中的詩作題材以女性的生活經驗及心靈世界為主,也包含女性在社會上遭遇不平等的無力感,特點是特別多描寫不同季節變化的詩作,詩風則較溫婉平和;由於與母親感情深厚,因此亦留下不少思親相關的詩,並展現出女性細膩的質地與多愁善感之情。由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出版的《正續合編金川詩草》前言寫道:「《金川詩草》不但反映金川女史個人生活的世界,更在日據時代艱難險巇的環境中,成為保存傳統詩學的一線命脈,因此《金川詩草》不但具有詩學的藝術價值,也兼有不凡的時代意義。」

84歲病逝時,不僅各界撰文紀念,其兒女也刊印了兩本簡冊介紹黃金川的生平事蹟。逝世後的隔一年,家屬又將黃金川婚後所作的119首詩與正集合編,重新編訂為《正續合編金川詩草》。

延伸閱讀:

林翠鳳,〈黃金川的詩學養成及其《金川詩草》內容探討〉,《東海中文學報》第13期(2001年7月),頁195-220。
臺南市文學局, 金川詩草
台灣文學中的女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