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台灣第一個女性詩社的台南女詩人――石中英

台南望族「石鼎美」石家的後代子孫中,除了被稱為「活字典」的台南文史工作者石暘睢(1898-1964)外,還有一位成立台灣第一個女性詩社「芸香吟社」的女詩人──石中英(1889-1980)。 石中英兒時經由家裡延聘的塾師學習作詩、飽讀詩書,16歲喪父之後,便與母親一同負責持家,也因此與母親感情深厚。35歲時,透過媒妁之言嫁給鹿港詩人陳子敏,他在1914 年組織集結當時中部(包括彰化、霧峰櫟社、大甲、南投等地)的文人成立「鹿江詩會」(又稱「鹿港吟社」、「鹿港詩會」)。石中英婚後由於隨夫出席詩壇的種種活動,而擴展了自身在詩壇的名聲與交際圈,另一方面亦積極參加留青吟社、酉山吟社等的活動,並在《藻香文藝》、《臺灣日日新報》及《詩報》等刊物展現詩才。

1930年,石中英與蔡碧吟、邱碧香等眾多台南女詩人成立「芸香吟社」,被當時《臺灣民報》評為「這樣的團體員,概是孔子教徒,墨守深閨的婦女,故這回敢加入團體,雖尚有畏首畏尾之嫌,也可謂很可喜的現象」,並在「發會式」共同決議參加「全島聯吟大會」。在接收了一戰後包含民族自決、婦女解放等思潮之後,石中英不僅成立女性詩社,也曾設立「芸香閣」書房以教授女學生,以這些行動提供女性受教育的管道、參與文化及知識上的交流。

隔年石中英在《藻香文藝》、《詩報》投稿對婚姻失望的心境、想要離婚的詩作,女子勇於公開地掙脫婚姻枷鎖在當時是件極為不容易的事,與陳子敏因夫妻關係變質而離婚後,憑藉著早年曾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學習接生並取得執照,她前往漳州的地方病院任職助產士;在此之前(1929-1935),石中英已曾數次往返台灣和中國之間、隻身遊歷四方,並在中國認識來自台北的呂伯雄(1900-1988),1934年母親病危而返台照顧母親半年之久、1935年母親辭世後,才又回到漳州工作,並與呂伯雄結為連理、定居下來。

二戰後石中英夫婦與子女回到台北,呂伯雄偕同蔣渭川、王添灯等人組成「台灣政治建設協會」(前身為「台灣民眾協會」),1947年協會在二二八事件當中發動群眾遊行以對當局施壓,多位成員於事後遭到懲處、呂伯雄也因此被通緝而逃亡20個月。石中英在返台後跟台灣的古典詩社關係密切,亦曾寫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詩作。1958年呂伯雄與林川傳道師等人奔走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古亭教會」(教會歷史中所敘「呂伯融石如玉夫婦」即為呂伯雄、石中英夫婦),石中英也在此受洗,兩人將晚年生活重心投入了教會事務,並時常參與詩友聚會、寫詩相互唱和。1975年,黃傳心、周定山從她詩作中選取作品,由其女呂少卿與呂伯雄編纂成《芸香閣儷玉吟草》,內容涵蓋青年、中年至晚年三時期之詩一千首、詞八十一闕;寫作題材包括女子的自我價值,如〈男女智力同〉道出男尊女卑並疾呼男女受教權的平等,〈題步蓮肖影〉以自身的纏足說明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以及刻劃友情、母女情深、夫妻恩愛、寫景、家國大事、描繪政商名流等內容。家國大事的篇章包括感慨台灣淪陷鼓舞抗日革命、返台後脫離殖民的欣喜之情、批判二二八等,而關於政商名流的詩作則可略見呂氏夫婦在當時台灣社會的地位。

1980年石中英逝世,呂伯雄以〈悼亡十首〉抒發哀戚之情,並以輓聯「半世相隨同德同心堅信望/一生勞碌為民為國爭自由」為妻子留下一生的註腳。

延伸閱讀:

石中英撰,呂伯雄編,《芸香閣儷玉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初版,1992 年重印。
李昭榮,《鹿港丁家大宅》,晨星出版社,初版,2010。
施懿琳,〈南都女詩人石中英《芸香閣儷玉吟草》作品初探〉,《臺灣史料研究》 第 15 期,2000。
羅勒,〈「小我」與「大我」—初探臺灣古典女詩人石中英詩作中的自我形象〉
閔秋英〈看古梅而動遐思兮勁節獨飄清蔥–淺介日據時代巾幗女詩人石中 英〉,《臺南文化》第 55 期,1993。
顏育潔,〈石中英、呂伯雄其人其詩探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吳品賢,〈日治時期臺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閔秋英,〈石中英及其《芸香閣儷玉吟草》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 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
陳嘉英,〈尋找空間的女聲─以臺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