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代前後發源自宜蘭的台灣歌仔戲,是當時農家的娛樂活動;起初主要以詠唱、歌謠等方式進行,隨著時間、需求發展,逐漸演變為加入角色、鼓樂的表演形式,並開始在廟會活動、酬神場合演出。在這個時期,歌仔戲戲班中尚未有女性的加入,直至1920年代初期,台灣文化風氣漸起,逐漸解放傳統觀念,才終於能在戲班中看見女性的身影。
歌仔戲發展初期,「重男輕女」的觀念仍根深蒂固,除了認為女性不應拋頭露面外,也因為歌仔戲中的劇情多為男女情愛,為傳統道德框架所不允許,由女性出演更不合適;另外,因女性的生理構造影響所產生的月經,更被視為不潔的象徵,進而不許女性表演。後來,戲班女性比例漸漸提升,甚至後來取代男性成為舞台上的主要性別,也因為女性大量進入而衍生出「哭調」。
但是,在光鮮亮麗的舞台外表下,戲班女性的生命經歷通常是困苦與煎熬:許多女性因為家貧、迫於時勢,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而被賣到戲班,「父母沒聲勢,綁囝去搬戲。」的俗諺,以及「綁戲」一詞便是這麼來的;而此類人身買賣契約通常會被賣斷,女性在戲班的時間長,要演更多的戲、接受更多嚴苛的訓練,身不由己地跟隨戲班漂泊。另外,在歌仔戲戲班中,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依據聲線與合適度的分別,入不同行當、練習該行當的身段與唱腔,進而產生了「坤生」;坤生的存在,除了昭示跨性別演出的複雜與困難,同時也揭開了戲班中的女性可能面臨到與自身生理性別不同的迷失。
時至今日已經不如以往,能時常在廟埕或村口看見正在搬演的歌仔戲,但是,歌仔戲在台灣人的生活歷史中,依然是重要的存在,而在台上演出的女性們,也用另一種方式,演出她們的人生。
延伸閱讀:
邱貴芬,《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台灣商務,2006。
黃雅勤,《日治時期之內台歌仔戲全女班》,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戲劇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0。
現在主宰歌仔戲的女演員們,在過去曾經是不能上台的?──回顧百年來的歌仔戲發展史
台灣傳統戲曲的表演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