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母愛的展現─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 1901-1983)

孫雅各牧師與孫理蓮夫婦

「我只是一個女人,我所做的是每個母親在家裡都會做的事。」【孫理蓮】

1947年,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宣教牧師孫雅各,偕同妻子孫理蓮,再度踏上飽受戰火摧殘的臺灣。這一次,孫理蓮決定不再滿足於只當丈夫的賢內助,人們眼中的「孫師母」,而是走出一條自己的「宣教母親之路」。

第一個亟待她去的地方,就是收容痲瘋病患的樂生療養院。在她到達之前,連續三個禮拜,共十位對生命絕望的病患厭世自盡,而活著的,正在吃不飽、穿不暖、無人問津的邊緣喘息。孫理蓮的到來,不但補足了食物資源,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

在當時,痲瘋病人所生的孩子必須接受隔離,無法與父母同住,孫理蓮為這些孩子設立「安樂之家」,為病患安排親屬相聚的時間,彌補天倫之樂。為了進一步幫助痊癒者自立,她親自奔回美國募款,1954年成立「職業治療室」與「希望之家」。同年,為了讓慈善事業運作更完善,向美國加州政府申請立案,正式成立「基督教芥菜種會」。

臺灣盲胞也是孫理蓮關懷的對象,在「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資助下,她在全臺各地開設7間眼科診所,免費替病患檢查、開刀、治療;1951年,更協助創設新莊「臺灣盲人重建院」,這個機構不但教導盲人自理生活,還指導他們各種謀生技能。

1947年後,臺灣政治局勢在對岸的壓力下,草木皆兵,舉凡遇到警察臨檢,拿不出身分證者,馬上被拘役,超過三個月無人保釋,馬上淪為階下囚,其中有許多無辜青少年,無端被牽連下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的孫理蓮,不但自願擔任保證人,兩年內保釋了250位青少年,還設法使他們與家人團聚,更為其中無家可歸的孩子建立「兒童之家」(1953年)、「兒童之家別館」(1955年)。

1960年,又為臺北地區流浪、蹺家的孩子設立「少年之家」,溝通他們與家長間的衝突、輔導升學與就業問題。1988年,「少年之家」搬遷至花蓮,更名為「花蓮少年之家」,至今仍持續收留經法院判定保護管束的孩子與中輟生。

一向為臺灣弱勢族群的原住民,更是孫理蓮著力的重點。她進入各部落,發現舉目所見,物質環境惡劣,更伴隨著居高不下的嬰兒死亡率,與嚴重流行的肺結核。1956年,與謝緯醫師、徐賓諾護理師(挪威籍Bjarne Gislefoss)在埔里建立免費為原住民看病的「山地基督教中心診所」(為今「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並陸續與傳教士、醫師,在南投鯉魚潭、花蓮、臺東關山等地協力組成肺病療養院,長期照顧原住民病患。

為了照護原住民的母親與嬰兒,1961年則在花蓮成立「瑪利亞產院」,聘請訓練有素的助產士、護士妥善照顧原住民產婦,不但免費入住,退院時還贈送嬰兒衣飾。為了進一步幫助原住民青年脫離失業,孫理蓮開辦習藝所,女孩入「護理訓練班」,男孩則進「義工學校」,學習農漁業、木工、汽車修護等技術。

1957年,臺灣嘉義、臺南濱海鄉鎮出現一種俗稱「烏腳病」的怪病,患者因雙足發黑、壞死,逐漸蔓延至整個下半身,最後必須截肢,患者經常在劇痛折磨下哀嚎不已。1960年,孫理蓮為他們在臺南縣北門鄉成立「憐憫之門」,直到政府接手前,提供烏腳病患者免費醫療與就業救助。

孫理蓮一生為臺灣設立的救助機構不勝枚舉,「聞聲救苦」的精神,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寫照,正應驗了當年她回覆給未婚夫孫雅各的信。當時結婚在即的孫雅各,忽然接到教會指令,要他到一個從沒聽過的小島去傳教,臨行前他問了未婚妻的意思,孫理蓮告訴他:「人生只有一次,讓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秀雲,〈芥菜種傳道會創辦人──孫理蓮〉,收入鄭至慧等著,《女人屐痕Ⅱ:臺灣女性文化地標》(臺北:草根出版,2008年),頁66-79。
李貞德,〈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新史學》,卷16期2(2005年6月),頁95-151。
葉子豪,〈盡一位母親的所能,去愛:孫理蓮與芥菜種會〉,收入經典雜誌編《臺灣慈善400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頁158-171。

衛生署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花蓮少年之家
財團法人臺灣盲人重建院
基督教芥菜種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