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多元文化論述中的新場域─檳榔西施

檳榔,是早期臺灣勞動階層中日常生活交際使用的「零嘴」,其後隨著臺灣社會工業化和商業化的發展,及交通網絡的漸趨成形,檳榔轉而成為計程車以及客、貨運等運輸服務業司機工作時,用來提神和舒緩情緒的替代性物品。

檳榔業者為了搶食此一高利潤的廣大市場,在都市市郊處等計程車和客、貨運司機必經的交通衢道、紅綠燈交叉口旁,設點販賣。隨著商業競爭日益白熾化,部分業者開始裝設豔麗的霓虹燈,吸引駕駛人的留意,其後更於1990年代初期僱用年輕貌美的少女,穿著較為暴露的服裝販售檳榔,期能獲得駕駛人更多關注的眼神,並將這些具有流動性特質的顧客,轉化成為常客或主顧。

由於檳榔的販售者,由先前的中年男子、婦人改為年輕貌美的少女,後來便以「檳榔西施」統稱這些新興的檳榔販售者。

早期檳榔西施的穿著,雖略顯暴露,但還能緊守一定的分際。不過,隨著業主在商業競爭考量祭出業績獎金制度,以及社會性觀念日益開放等因素影響下,檳榔西施為吸引更多顧客光臨,在穿著上也就逐漸走上爭妍奪麗,及暴露方式漸趨加重的路子上。首先,是出現三點式的清涼暴露衣著,繼而則為各式行業的制服化裝扮,最後則為薄紗式的養眼露點打扮。

這些穿著打扮,幾與同時期日本AV女優工作時的穿著,並無二致,因此檳榔西施在穿著上的AV女優化,也就吸引了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顧客的染指,使得少數檳榔西施,因此成為性工作者,而檳榔西施早已被污名化的形象,也就更難洗清了。

由於檳榔攤位的主要設置地點,大多地處各縣市對外主要交通衢道交叉口旁,而檳榔攤上明亮清晰的玻璃櫥窗、光彩奪目閃爍的霓虹燈,以及嬌豔欲滴、穿著性感火辣的年輕女郎等等配置,無一不吸引駕駛人的目光。如果,其中更有露點檳榔西施,臨街招攬客戶,那麼駕駛人便會對這些檳榔西施,投以更多的眼神。因此,除了妨礙原有交通的順暢性外,更可能造成交通意外事故的產生,於是在2002年時,臺灣各地方政府開始制定相關的行政命令或法律,企圖嚴加規範檳榔西施的穿著。

由檳榔、檳榔西施、業主以及其顧客群等所共同構築的文化現象,不難想見可能有「環保」、「醫療」、「衛生」、「庸俗」、「墮落」、「情色」、「女體物化」以及「失序」、「犯罪」等等,社會對於不同階級所具有的觀感,而這也是早期檳榔西施研究的重心所在。

近年來,隨著外國人士對於檳榔西施的不同觀感呈現,以及國人對於本土化文化的關注,使得研究者在文化相關的論述,轉為產業文化的創意性、展示性以及全球化,或是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而社會文化方面的研究,也由檳榔西施本身,漸趨移轉至其家庭、教育、就業等等較具社會結構性的問題。這些不同研究重心的適時轉移,正凸顯檳榔西施在當代多元文化論述中的重要性。

方惠光,〈臺灣原創意──原汁原味的電子花車與檳榔西施〉,《王城氣度》,期12( 2007年2月),頁28-31。
林宏銘、陳仁正,〈檳榔西施對社會層面之影響〉,《警光》,期569(2003年12月),頁69-71。
高燦榮,〈檳榔、檳榔攤、檳榔西施〉,《藝術論衡》,期7(2001年12月),頁121-176。
許又方,〈深情看檳榔西施〉,《中國時報》,2007年2月27日。

中時電子報‧影音人物專訪:今日不設防/「Tobie」用鏡頭帶您重新探索檳榔西施的美麗哀愁
性政治‧性工作者:檳榔西施
數位之牆:王紹麟,〈檳榔西施與網路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