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女:酒吧與俱樂部裡的美軍性觀光

「即使我不是吧女,我也是個養女──你懂嗎?」 「噢,我不明白,」他笑著說:「可是,都一樣,你是我的上校夫人。」──陳映真,《六月裡的玫瑰花》

陳映真的短篇小說《六月裡的玫瑰花》(1967)是描寫戰後台美關係、美軍與當地女性的一本文學作品。故事中養女出身的吧女與一名非裔美軍相戀並論及婚嫁,後者卻在越南戰死。      

隨著1950年6月韓戰爆發之後,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海,美援開始挹注臺灣,隨著美國大兵駐紮於臺灣本島,服務美國大兵的酒吧及俱樂部,開始在出現在基隆和高雄等港口城市。基隆作為和美軍接觸最早也最頻繁的城市,市政府在 1950 年 8 月協防美軍抵達港岸時就特別訂立相關行業的管理辦法,方便美軍遊覽基隆市區。儘管「酒吧」「吧女」等詞開始出現在報紙上,但要到1956 年省政府才提出〈臺灣省各縣市(局)供應盟軍外僑特種營業及特約商店管理辦法〉,讓酒吧等服務美國大兵的場所受到法令管理。除了特種營業中的酒吧,另一種具有軍方色彩的美軍休憩場所,便是所謂的俱樂部,如基隆俱樂部與台中俱樂部。

吧女指稱的便是在酒吧即俱樂部中的女服務生,1950年代最早一批吧女多為外省籍,後來才以本省籍的吧女為主。進入1960年代,越戰爆發,美國介入越南戰場,當時的越南美軍有所謂的休息復原計畫(Rest and Recuperation program),這是為期五天的亞洲假期,由泛美航空公司負責客運業務。美國大兵們在飛行途中聽取渡假事宜的簡報以及返回越南時的相關規定,並且每個人都會拿到一份「歡迎美軍來台」的資料夾,裡面附有來台渡假美軍須知、觀光遊程、台灣簡介、住宿消費指南、特別勤務單位地址;當然,也有台北三十家酒吧的概況和美國海軍供應處歡迎渡假美軍等資料,歡迎各位美國大兵前往消費。作為美軍中繼站的臺灣一時間又多了許多美國大兵。以高雄為例,七賢路酒吧一條街便在自戰場歸來的美國大兵的慷慨解囊下,迎來極其輝煌的高峰年代。      

伴隨著酒吧與俱樂部的出現,多少也出現如美國大兵為女性爭風吃醋、酒後亂性等社會問題。有部分吧女或許能和美國大兵發生感情甚至締結婚約,但是能修成正果成婚者少之又少,也因此產生了一批父親不知去向的混血兒。同時,酒吧與俱樂部產業的盛衰也因整個東亞局勢而變動,隨著日後美軍逐漸退出臺灣,這份服務美國大兵的產業也就逐漸沒落。

延伸閱讀:

郭彥伯,〈尋找吧女:冷戰、美軍、性觀光的歷史初探〉,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吧女不只撫慰美軍的思鄉之情,還是70年代的外交勇士《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來台美軍的玫瑰假期,讓吧女與性病被劃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