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啟蒙入門─《女性主義與流派》

婦女運動在臺灣,發展到1990年代的階段,許多從事婦女研究的學者紛紛進入學院,使「女性主義」一詞漸漸擺脫其污名,成為一種可以討論的議題,甚至是可以是大專院校裡教授的課程。1990年代中期,婦女與兩性研究儼然已是顯學,然而,女性主義的歷史、內涵和意義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仍缺乏認識與討論。有鑑於此,1996年,一群置身學院的女性學學者,遂而合力編寫、出版《女性主義與流派》,這是臺灣第一本本土女性主義入門書。

該書寫道:「本書主要介紹18世紀末以來各流派女性主義理論,以女性觀點描述解釋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及女性的第二性處境,並試圖尋求改善之道,探討如何根除宰制與附庸的權力關係,建立平等共存的新文化、新社會」。

這本書由顧燕翎主編,共有十位本土女性主義學者合力撰寫。作者多為長來推動臺灣婦運議題且嫻熟女性主義的學者,該書除側重理論層面,力求清晰與深入淺出之外,最大的特色是在論述中,融合了臺灣社會的在地議題與婦運經驗,例如:「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內容,介紹了婦女新知基金會與晚晴協會致力於法律層面的運動過程與意義,如民法親屬編的修法等;「女同志理論」則談到臺灣女同志運動的狀況。

這本書在1996年出版後,到2004年已經發行至二版七刷,這段時間也是臺灣婦女運動漸漸由街頭、立法院等社會運動場域,轉進到校園的學術化階段。該書出版迄今,已成為大專院校於開設性別相關課程時,最常被使用的一本教科書,對於女性主義在臺灣的學科化與本土化,著實貢獻匪淺。

註:《女性主義與流派》各篇章與作者: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林芳玫)、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黃淑玲)、存在主義女性主義(鄭至慧)、基進女性主義(王瑞香)、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劉毓秀)、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范情)、女同志理論(張小虹)、後殖民女性主義(邱貴芬)、生態女性主義(顧燕翎)、後現代女性主義(莊子秀)。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店,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