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生育習俗與坐月子

  在當代,生、育與婚姻制度雖然彼此相關,但並非完全等同。在臺灣的歷史中,不同時期與族群,對於生育的習俗有著各種差異與演變。   例如,早期臺灣原住民部落,明人陳第《東番記》中觀察到,從妻居的母系原住民部落,即使未婚男女已有夫妻之實,仍不具備婚姻合法性,需「迨產子女,婦始往婿家迎婿」,也就是男子必須證明自己擁有生育能力,才得以正式成為妻家的一員。即家族的傳承不依父系血統,而以母系血統為主。   不同於原住民部落,過去漢人社會中男女雙方需先結秦晉之好,才能合法繁殖後代。不過,漢族的婚姻制度,並不能確保女性在男性家族中的地位,她必須為夫家生下男性子嗣,才能鞏固地位。若未能生子,娘家兄弟還得到夫家,偷偷摸摸地進行「栽花換斗」儀式,祈求姊妹能為夫家生養男丁,完成生育重任。臺灣的女性神祇,也常被人們當成協助婦女生育的守護神,例如祭拜陳靖姑的臨水夫人廟,就是以求子聞名。   除此之外,懷孕婦女必須注意行止、節制飲食,遵循溯及隋唐時期,甚至更早遺留下來的種種生育禁忌與胎神觀念等,以避免「動著」傷及母親胎兒。若是有「動著」的跡象,則必須透過藥物、符咒加以安胎。而曾經流產的婦女,也會進行「送流蝦」的儀式,以免影響日後的生育力。   就生育方式而言,傳統的漢人社會視婦女分娩為一個自然行為,即使在高死亡風險的恐懼下,除非出現難產的跡象,否則醫療行為無以介入。傳統婦女通常從鄰里街坊中,尋求擁有生育經驗的婦人或親戚,幫忙「轉臍」接生。一直要到日治時期,政府與民間開始培訓新式產婆後,人們才逐漸改變過去的生育模式,接受醫療介入的接生方式,並逐漸從居家生產轉向醫院或助產所分娩。   由於過去醫療與營養的缺乏,漢人社會中有些女性在生產後有「坐月子」的習俗。讓農業社會中忙碌的婦女,能名正言順放下勞務重擔調養身體。因為生產具有高度的風險又十分耗損體力,加上新生兒誕生是家族大事,為了讓產後婦女能夠充分得到休養,調整心情,哺育幼兒,所以婦女從生產的那一天算起,到孩子滿月為止的一個月內,受家中女性長輩悉心照料身體,傳統稱為「坐月內」,就是一般所謂的「坐月子」。   在坐月子期間,家事會由家人或前來支援的親屬分擔,產婦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乖乖待在「月內房」(產婦的房間),把婆婆媽媽精心料理的補身養氣膳食,例如可以去污血、補氣血的麻油豬肝、腰子、雞酒等,通通吃下肚,並且分泌充足的母乳,把寶寶餵養的白白胖胖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傳統的坐月子期間有許多禁忌,如飲食上忌食生冷、不可流淚、不可洗頭、不可外出吹風,以及閒雜人等不可隨意進出「月內房」諸如此類的。這是因為早期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嬰兒夭折、產婦死亡的情形時常發生,為了避免產婦及嬰兒接觸到病原體,進而衍生的習俗。   隨著農業社會逐漸轉變為工商業社會,過去產後的調養方式或禁忌,也逐漸被排除或簡化。例如,傳統「坐月子」的習俗,不僅讓農業社會中忙碌的婦女,能名正言順放下勞務重擔調養身體,也是媳婦與夫家或婆媳關係好壞與否的具體回饋。如今坐月子中心林立,「坐月子」已經成為一種標榜專人服務的消費行為,近年來興起的另一種坐月子服務「月嫂」,則是為了滿足產婦想在家坐月子又不想勞煩長輩或家人照顧的需求,選擇聘請照護者至家中進行服務。坐月子期間的種種禁忌,如不得洗髮吹風等等,也因不符合現代衛生觀念漸漸被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