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俗

耳環仔叮噹搖∕在我介耳公邊講出嫁介心情∕隻隻金指 含著傳統介情愛∕首扼仔落在我介左右手∕一圈一圈都係祝福∕阿爸送我三從四德∕阿姑包分我一句話∕喚我莫忘祖宗言∕雖然蒙等一層濛濛介面紗∕我也讀得出∕這本沉長介禮數 新娘車背響起嚴肅介落聲∕我會珍惜潑出去介這碗水∕紙扇輕輕跌落地∕阿姆撿起搖清涼∕自言自語唸四句∕公婆相惜 早供賴賴 (註:「首扼仔」為手環。「公婆相惜,早供賴賴」意指夫妻相愛,早生貴子。)

這是客家女詩人利玉芳(1952-),描摩「按靚介細妹仔」出嫁的心情,及客家婚俗的一首詩。這首詩含蓄地傳達出了新嫁娘即將離開娘家,進入夫家,內心忐忑與喜悅交雜的心情;祝福之餘,長輩的叮嚀也透露出了傳統婦道觀念,以及令新娘倍覺「沈重」的禮數。新娘也深知,將來的命運只能自己「珍惜」,此後境遇是好或壞,都必須自己一個人承受。婚後除了希望能夠「公婆相惜」之外,更主要的目的,則是「早生貴子」。

客家人移民臺灣,始自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時期,至少直到日治時期,臺灣客家人的傳統婚姻方式仍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婚女嫁,明媒正娶,並具聘約,且有同姓、近親不婚的習俗。因為「男女授受不親」,不方便當面討論婚事,所以親事多半是由媒婆及雙方女性家長出面洽談。談親過程中,男方還得先確保女方八字吉配,才願意開始正式定親。而準新人雙方至少也必須要等到文定之日,才能有第一次的接觸。之後,媒人會在吉日送「日子單」到女方家,通知迎娶的日期。這日子可真的必須謹慎挑選,若是恰巧遇上新娘的生理期,可是會被退單,重來一次的。

在繁多的吉物聘禮中,檳榔和蔞葉(即荖葉)可是少不了的。檳榔象徵「女『賓』于『郎』」;而「蔞」字看起來也正恰似「男串於女」。不僅如此,人們吃檳榔會佐以蔞葉的習慣,也寓有夫妻「相輔相伴」之意。此外,婚姻滋味,更好比是得先忍蔞葉的辣,才能享受到檳榔的甘。

傳統的客家觀念,與漢族社會一樣是重男輕女,婚姻禮俗中也含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三從四德」、「傳宗接代」等觀念;不過,在這之中也可看到尊重與體貼女性的表現。在整個婚儀過程中,無論是男方或女方,含有稟告及感恩之意的「敬祖」儀式都是少不得的。況且,敬祖不只禮敬父系祖先,也禮敬母系祖先。男方甚且還會備酒肉菜餚,送往女方家敬其內祖。另外,女方父母在文定當天,焚香祭禱之餘,也會祈求列祖列宗保佑新娘能夠覓得好的歸宿。

而「阿婆肉」或許是最能表現出客家特色與情味的一項婚俗了。在南部,結婚前一天,新郎會送給新娘的外婆一塊約20臺斤重的生豬肉。這塊「阿婆肉」又稱為「腹痛肉」,藉由敬贈「腹痛肉」,男方不僅將新娘的生育之恩上追二代,更感激她們願將女孩託付給新郎,同時也藉此彌補女方親人心頭的不捨。而這一塊肉被新娘的外婆接納,也代表新郎與女家從此有了骨肉親情的連結。後來,這項禮俗在北部被稍微簡化,改送雞鴨魚肉等佳餚的「阿婆菜」。

近似「歸寧」的「邏三朝」,也是一項親人體貼新娘感受的習俗。通常在婚後第三天,女方家人會前來探訪新娘,或者由新郎家人陪同新娘回門;這就是顧及到新娘初進夫家,不免容易感到不自在、惶恐不安,因此藉此方式來寬解新嫁娘忐忑不安的心情。

隨著時代的演變,客家婚俗也先後揉雜了日式、臺灣閩式及西式的成分。日治時期,漸漸有了議婚前,男女雙方設法互相「偷看」、「相親」的習慣。如今,傳統禮教觀念式微,自由戀愛與擇偶等觀念流行,而客家結婚儀式也簡化成只有訂婚與結婚兩項。不過,不管外在儀節形式如何變化,客家婚俗中「公婆相惜」、「兩姓好合」以及飲水思源等精神,都應當被惦記留存才是。

向元玲,〈苗栗地區客家婚俗研究──以苗栗市、公館鄉、銅鑼鄉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臺北:臺原出版,1991年。
廖素菊,〈臺灣客家婚姻禮俗之研究〉,《臺灣文獻》,卷18期1(1967年3月),頁19-87。
劉薇玲,〈屏東客家婚俗變遷之研究──以六堆中區為例(1941-2001)〉,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利玉芳客家詩的朗讀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