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好幫手─臺灣社會文化中的食譜

「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是唐代王建的〈新嫁娘〉。這首詩,道盡自古以來新嫁娘的心境,也顯示女性被視為一家之「煮」,要懂得「抓住全家人的胃」。 在傳統社會,「廚藝」可是女性必備的十八般武藝中的一項,由於早期社會外食並不普遍,加上當時尚未有小家電,煮飯、做菜是一件費時又費力的工作,所以每位母親都會要求女兒,在旁協助準備料理食物,許多女性都是在參與料理的過程,耳濡目染下,學會如何做菜的。 隨著臺灣社會快速的變遷,臺灣在1950、1960年代,越來越多的女性外出求學或就業,留在家裡的時間開始變少,也就沒有「耳濡目染」的機會,可以向自己的母親,或其他長輩學習廚藝。所以當時最流行的嫁妝,除了大同電鍋外,還有一本傅培梅食譜。「食譜」的出現,可是許多廚藝一竅不通、「臨時抱佛腳」女性的救星。 時至今日,24小時的便利商店、速食店,三、五步一家的快餐店,很少人會因為家庭「煮婦」不開伙,而煩惱晚餐沒著落。雖然婦女在家料理三餐的人口與次數,急速下降,多數職業婦女只要照料晚餐,但是食譜的數量,在過去這幾十年來卻不減反增,甚至在書店裡擺滿一個櫥櫃。 目前市售的食譜,已經脫離以往介紹家庭食譜的窠臼,轉向特殊食譜的寫作,例如減肥食譜、糖尿病食譜、異國風味食譜等。另一個異軍突起的是美食介紹,如報紙也開闢專門版面、專門路線及記者來報導飲食相關新聞,許多美食指南書籍,也指點讀者現在流行的美食與知名餐館,成為現代主婦新寵。從食譜的出現,到內容的變化,正顯示臺灣社會婦女的發展與家庭角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