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露女體曲線:台灣旗袍流行史

蔣宋美齡女士帶動旗袍的流行

「旗袍」數度成為臺灣漢人女性的流行服飾。讓我們一起細數這段歷史吧!!

旗袍本是清代旗人所穿的長袍。皇帝、官員於參加祭祀和慶典時會穿著長袍,且后妃、命婦也以長袍做為禮服。平常家居時,八旗命婦也著長袍,故稱為「旗袍」。

隨著時間的推移,旗袍在式樣上也產生不少變化。清末,其款式為: 袍身寬大、衣長掩足、高領寬袖,於領、袖、襟、裾處均鑲上寬大的花邊。民國成立後,漢族女性漸穿起旗袍來。到1930年代,更大為盛行,成為女性的主要服飾。然因受西方服飾文化及外國衣料(尤其是陰丹士林布,布色鮮艷且堅牢度高)大量進口的影響,款式變得多樣化,先是時興低領,繼而風行高領;袖子也是時而長過手腕,時而短至露肘,或是流行無袖;衣長有時掩過腳面,短則蓋過膝蓋;兩邊的開衩也是時高、時低。不過,衣邊改窄、腰身收緊,展露女體曲線是一致的趨勢。1940年代,受戰爭的影響,旗袍長度縮短至膝蓋、小腿處,領高也減低,夏季多穿無袖,鑲邊也由繁瑣變成簡單,流行適體、素雅的旗袍。

1930年代,受到中國流行女裝的影響,旗袍也成為臺灣年輕女性的新寵。然時值中日戰爭期間,日人面對這股中國化的流行服裝趨勢,不免興起一番辯論。支持的一方認為:旗袍具美感、節省布料,且適合南方的氣候;反對者以其短袖、開高衩、剪裁貼身而曲線畢露,不僅行動不方便,也欠缺女性應有的氣質。然不管輿論如何評價,或是引來部份日人的敵意眼神,旗袍依然受到女性的喜愛。直到戰爭末期,才消失在街頭。

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旗袍再度出現於街巷之中。1949年,政府大舉撤退至臺。由於中國女性普遍穿著旗袍,故再度造成流行。然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其剪裁漸追隨洋裝的腳步而趨於緊窄。1960年代,隨迷你裙(Mini skirt)的流行,其長度因而日短又短。之後,仍不時受時裝潮流的影響而變化款式。服裝製作專家施素筠(1973)曾指出:旗袍可分成兩大潮流:保守派與時髦派。年長女性多穿著古老樣式的旗袍,不求變化,且做為常服、禮服之用;另一派則追求時髦,求新求變,使旗袍站在時代的前端,而成為別具風格的服裝。至今,旗袍雖不敵洋裝的魅力,但仍屹立不搖,成為代表國家的重要禮服之一。

論者認為: 旗袍贏得廣大女性芳心的原因有:經濟便利,穿上一襲旗袍就不必再費心置辦衣、裙、褲等;二為美觀適體,容易襯托女體的曲線。然1968年一份針對臺灣年輕人的調查報告卻指出:旗袍具有端莊高貴、代表民族性、形式簡單等優點;缺點則有:行動不方便、缺乏機能性、領口束縛、曲線畢露等。絕大多數的人選擇於正式、國際性的場合才穿著。可見,在西方流行服飾的衝擊下,旗袍漸被貼上禮服的象徵符號,而行動不方便則是它過氣的主要原因。

王宇清,〈祺(旗)袍的歷史〉,《東方雜誌》,8卷8期(1975),頁54-62。
周汛、高春明,《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臺北:南天書局,1998),頁40-41。
施素筠,〈以西式裁剪看民國二十年以後之旗袍演變〉,《實踐家政學報》,4期(1973),頁213-268。
黃強,《衣儀百年: 近百年中國服飾風尚之變遷》(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頁5-48。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臺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頁1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