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領臺以前的鄭氏、清朝時期,民間的書院、社學、義學、私塾等教育機構,以及長老教會辦理的西式學校皆不曾特別規定服制,學生以穿著家常便服為主。當時少數能就學的女性多穿著傳統的臺灣衫;上身穿大襟衫,下著大襠褲或裙子。
1895年以後,日本殖民政府引進現代的學校教育制度,並破天荒的將學生的制服制度化,從此開啟了臺灣莘莘學子穿著制服的歷史新頁。時至今日,制服文化仍然盛行,女學生的制服、髮型變得活潑、多樣化,且非常有看頭呢!
日治初期,漢人家庭大多抵制日本政府開辦的新式教育,寧可送子弟入漢文書房就讀,也不願進公學校。初始,公學校大多借用廟宇開辦,致力於爭取學生入學,並未對服裝形式加以規範。從傳世的畢業紀念冊及照片看來,女學生的穿著十分自由,以傳統的臺灣衫為主。
1919年以後,日本政府先後頒布「臺灣教育令」、「新臺灣教育令」,自此不但確立了臺灣教育的方針,也統一了學制,對初等、中等學校也做出穿著制服之規定,包括衣服、鞋子、帽子、書包等都有一定的樣式。不過,為展現各校的特色,制服的樣式仍有些許差異。據研究:女學生制服的主要樣式有:
一、 海軍水兵服:又稱「水手服」。1921年,由英國傳入日本,後由日本移入臺灣。其特色是上衣有個誇張的大衣領,邊緣有線條式的設計,前方還結有一條小領帶。下身則搭配長寬裙。水兵服可分成夏、冬季兩種。夏季以白底藍線條為主,冬季則為藍底白線條。然各校大多於領帶、衣領、線條等設計上做些不同的變化,讓制服在不變中增添多元的風采。水兵服可稱是女學生制服中最流行的款式,大多數的初等、中等學校皆採用之。
二、白底背心裙:白色襯衣搭配深色背心裙的設計,也是頗為流行的制服款式,僅次於水兵服。其樣式較為簡單,變化較少,通常只在襯衣的領子上做些變更設計。該款式也是公學校女學生的制服之一。 另為了配合勞動課與體育課的實施,有些學校規定上身著白色校服,下著黑色「燈籠褲」。又,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當局為了顧及女學生躲空襲的安全與便利,將「工作褲」也列為制服之一,其樣式由各校統一並自行製作。 總而論之,女學生的制服比男學生有較多的變化。在衣領上,除水兵服領型的變化外,也出現寬廣領子的設計,略帶有日本風格,如臺北第三高女的制服樣式等。 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即推動革除辮髮、纏足等風俗,頗見成效。男學生的辮髮逐漸走入歷史,改成以理光頭為主。相較於男生的單調,女學生的髮型則顯得多彩多姿,其主要樣式有:
一、 編髮辮:中等學校的女學生流行結長辮或雙辮垂於背後。 二、 清湯掛麵型:即短髮齊耳的髮型,亦稱河童頭。公學校女學生的頭髮大多剪成此一髮型,雖整齊畫一,卻顯得單調、不活潑。 三、 混合型:日治中期以後,女學生流行將長髮剪短至齊肩或稍長,再紮成馬尾及兩束、編兩短辮及自然梳理等。 還有,在革除纏足的風俗後,除都市的學校外,一般及貧苦家庭的女學生幾乎都是赤足上學,當時女學生流行的鞋款以娃娃鞋為主。
林文龍,《楝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制服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頁7-150。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臺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頁42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