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臺灣漢族的傳統習俗,新生兒出生滿一個月(亦稱滿月、彌月)、四個月及一周年時(亦稱度晬),產婦的娘家會製作從頭到腳成套的衣飾用品,送至親家家中做為送給外孫的祝福,稱作「做頭尾」。據日人池田敏雄的調查: 外婆替外孫做彌月慶;女孩送金簪、男孩送童帽,以及精緻金製品等;做四月日,不分男女贈送金製手環、青衫、紅褲、涎垂;滿周歲送長衫、金牌。然在重男輕女觀念的作用下,女嬰做頭尾的儀式通常會較簡省。除了娘家的製作、贈送外,孩童身上的衣服、鞋帽等,主要來自母親一針一線的精心傑作。傳統漢人的嬰幼兒服裝大抵有:押胸衫、和尚衫、肚兜、涎垂、開襠褲、蛙褲等。
池田敏雄指出: 臺北艋舺(今萬華)地區的習俗,嬰兒出生3日內先用父親的舊衣物包裹。第3天為嬰兒洗澡後才換上產衣: 押胸衫及和尚衫(不分男女)。押胸衫俗稱「蝦仔衫」,主要用白布縫製而成。其前襟左右兩片在胸腹部前交疊,領口邊緣以寬1公分左右布條緄邊,在腋下脇邊留有開口,可利用襟上末端的繩帶穿繞出來,並於胸腹部位打結。和尚衫則縫有3個布紐。兩者的共同特點有: 下襬皆不縫邊,隱含希望嬰兒早日長大之寓意。另一是,衣背沒有接縫處,避免於睡躺時產生不舒適感。第三,衣領的後方或垂帶末端會以紅色絲線繡上「卍」字紋,以祈求嬰兒平安長大。由於穿著上的方便與舒適性,直到今日,押胸衫及和尚衫仍是嬰兒的服裝款式之一。
尚在襁褓中嬰兒的褲子,主要向親友家要來破褲子充當,不特別製作。破褲的裾向上、腰部分朝下,敷在嬰兒的臀部,從中間摺疊包到腹部,然後在裡面放進破布。嬰兒大小便時,只要解開破褲更換破布即可。滿四個月後,母親會給她穿上開襠褲,以順利訓練自動解便。
漢人父母認為孩子露肚臍容易感冒著涼或是拉肚子,所以會幫幼兒穿上肚兜 以保護肚子。客家話稱作「肚褡」、「肚圍」,閩南話以「肚褂」、「繡肚」稱之。日常穿著的肚兜,大多以素面布料製成,不會有太多的刺繡裝飾。至於「做頭尾」贈送的肚兜則較為精美,通常會繡上「卍」字紋,以招吉祥、保平安。還有,母親也會為幼兒製作稱為「蛙褲」的連身衣。它穿起來只遮住前胸與腿部而露出整個背與臀部,從背後看猶如有花紋的蛙腿。其前胸上端和腰圍兩側均附有帶子,前胸上端的帶子挽住頸部於另一端繫綁,此帶子通常會做得長一些,以便於隨幼兒的身高來調整長度。而腰圍兩側的帶子則於背後打結固定。 另嬰兒也會在胸前掛上一件涎垂,又稱「口涎兜」、「口圍」、「口水兜」;客家話稱「褡肩」或「褡子」。它用來保持嬰幼兒衣服乾爽,不會被口水或乳汁所弄濕。其造型簡單,有的由一塊環狀布片構成,上面飾有簡單的刺繡;也有數瓣組合而成的,其造型與雲肩相似。
一般而言,女童到6、7歲以後,開始穿著和成人一樣的大襟衫或對襟衫、大襠褲、寬裙等,其服裝形式幾乎是成人的翻版。日治時期以後,部分家庭的女童開始穿著西式、日式的服裝,縮小版的臺灣衫不再成為唯一不變的選擇。其次,20世紀初期,女童進入到公學校就讀,大多穿著經過設計的西式制服。她們的服裝樣式變得更多樣化了。
鄭惠美,《藍衫與女紅-客家女性衣飾美學》(新竹: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2006 ),頁142-147。
簡榮聰編,《臺灣童帽藝術》(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24-25。
蘇旭珺,〈服飾與生命禮俗–探討傳統服飾於生命禮俗之應用及象徵意涵〉,《臺灣文獻》,53卷1期(2002),頁59-66。
﹝日﹞東方孝義,《臺湾習俗》(臺北: 南天書局,1997),頁5小兒服裝。
〔日〕池田敏雄,〈民俗雜記〉,《民俗臺灣》,3卷下9號(1943),頁29-30、37。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臺灣早期民間服飾》(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