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統社會的子弟戲

亂彈是傳統臺灣社會最盛行的戲劇,不論節令廟會或婚喪喜慶,曲調激烈、喧騰的亂彈樂曲,伴隨著舞臺上慷慨激昂演出的人員,很能引起許多共,在往昔娛樂活動不甚發達的農村社會,常能吸引民眾的眼光。臺灣有句俗語說「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意思是肉類以五花肉最為美味,而戲劇則以亂彈戲最為好看,可見其深受觀眾歡迎的程度。

劇班有職業跟業餘兩種,業餘的稱為子弟團,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稱為「子弟」,即是村中「良家子弟」的意思。子弟團以地緣為基礎成立,通常是以一個村莊為中心,有時是同業、宗族的組織,經費來源則端賴地方紳商、父老的支持與募集,因此子弟社團通常和地方廟宇關係密切。

傳統臺灣社會幾乎每個寺廟、聚落、社區都有子弟團,每當村莊舉行寺廟慶典時,子弟社團便常擔任演出;一般地方富豪家族的喜慶,也常有子弟社團的助興,甚至還擔任喪葬隊伍的音樂伴奏。子弟團的表演固然以戲曲為主,但經常包含各種技藝項目,包括有神將、舞龍、舞獅等。臺灣俗話說「輸人不輸陣」,傳統社會中子弟戲的成立及健全與否,往往關係著該村的門面,尤其是在寺廟慶典時,陣頭之間的拼場通常關係著村莊的面子。

以往基於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子弟團甚少有女性參加,一方面是鑑於村落公眾事務多由男性參與,一方面宗教祭祀活動往往是男性的特權,從「子弟團」的名號也可看出,只有村莊中的男丁才可參加,女性並無參與的空間。

日治初期,日人對臺灣傳統戲曲的調查中,也發覺「優皆男,女優甚稀」的情況,可見當時戲團演員仍以男性為主,至日治中期之前仍然如此,直到1928年總督府的調查報告中,才逐漸有女性演員出現的記載。臺灣的子弟戲在日治時期最為興盛,戰後也曾經走過一段繁華的時光,但是隨著臺灣社會的變遷,戲曲由盛而衰,盛極一時的子弟團逐漸凋零,許多劇團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往昔北管子弟社團派系,西皮、福路之爭,軒、園對抗的對峙已經不存在,為了永續經營,也不再排斥女性加入。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卷5期1(1992年11月),頁57-86。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2年。

靜宜大學臺灣民俗文化研究室‧臺灣戲曲:〈北管戲曲與臺灣社會(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