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起中小學階段最懷念的時光,相信許多人會想起一年一度的郊遊遠足,以及既難忘又感傷的畢業旅行吧!營火晚會的歡笑、秉燭夜遊的刺激、說到東方既白,仍永無休止的 「women’s talk」……點點滴滴的回憶,都深深烙印在心底,成為求學階段中珍貴的印記。
讓人既期待又懷念的遠足、旅行活動,其實背後有著嚴肅的教育意義。日治之初,殖民政府導入西方近代教育時,課程中的「體操」曾被認為是要訓練孩童當兵,而引發臺灣人的質疑和排拒。為了提高臺人的向學心,1902年有教育者主張在體操科以外的時間,進行體育活動,包括假日實施戶外運動、遠足及各種遊戲等。換句話說,遠足是體操課程的延伸,目的在讓學童喜歡體育,同時達到鍛鍊身心的效果。
必須強調的是,當時的遠足純粹以「步行」為主,這對於向來以柔弱為美、具有纏足慣習的臺灣女性而言,無疑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政府一方面與民間團體一同鼓吹「放足」運動,一方面透過學校體育課,灌輸女學生身體運動的觀念,終於在1910年代,女學生的遠足運動漸趨普及了。
最早推動遠足活動的女學校,不用說,是被稱為「女子教育濫觴」的臺北第三高女。1909年,該校以觀摩為名,讓學生步行至博物館、電話交換局、專賣局等處參觀,雖然因有學生部分尚未解足,執行上有些困難,然而,勇於嘗試的精神,仍為日後女學生遠足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隨著女性身體脫離纏足的桎梏、健康觀念的改造,以及遠足的普及,遠足的形式也愈來愈多樣化。例如「耐熱強行遠足」、長距離遠足等,目的都在涵養學生剛健的身心。此外,還有以參觀見習為目的、利用舟車代步的「修學旅行」,也頗受各界重視。1920年,30名女師範生遠赴日本旅行,就曾引發媒體關注而大肆報導。
至於另一項和遠足有關的活動─登山,最初是為進行地質、礦物、植物、理科等學科的「實物教育」而施行的。至1910年代後期,隨著山地狀況逐漸開放,也迅速成為年輕人熱愛的休閒活動之一。尤其,女學生的登山因具有突破身體與傳統文化限制的重大意義,因此特別受時人重視。1920至1930年代,各地高等女學校紛紛成立「山岳會」挑戰新高山、大霸尖山等山脈。影響所及,也逐漸帶動了女性登山的風氣。
如今,無論是長途旅行或登山,女性已不再受任何的身體或社會限制,而這不能不說,是日治時期女子教育所留下的顯著影響。
竹中信子,《植民地臺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明治篇》,東京:田畑書店,1995年。
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3(2000年6月),頁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