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團,是帶領少女進行社會服務以及培養愛國心的團體,而少女團的訓練方式與活動,是以女童軍(ガールガイド(Girl Guide),或稱ガールスカウト(Girl Scouts))的訓練方式為基礎進行訓練與活動,雖然《臺灣日日新報》早在1922年即有放上英國女童軍的照片並進行簡單的介紹,稱為「少女義勇軍」。但臺灣直到1935年才有少女團的成立,主要是參考少年團(Boy Scout)的方式去進行組織訓練,並稱呼ガールスカウト(Girl Scouts)為「新少女團」,這些少女團受到部落振興會與愛國婦人會等成年人社會團體的支持。
其中1936年成立少女團的幸公學校,該校少女團受到愛國婦人會的支持,因此又稱「愛國少女團」。由於參考少年團的訓練與活動,團員會穿戴領巾,進行列隊行進、典禮服務以及社區清潔等等的工作,少女團之間也會舉辦運動會與遊戲活動,也會跟少年團一同活動。
在此之後,少女團於臺灣各地陸續成立,進入到戰時體制後,由於戰爭動員的需要,各地方政府與小公學校開始要求女學生加入少女團,參與各樣的儀典與活動,如:神社參拜、製作慰問袋等,除了更加強調愛國心,也藉由實質的行動鼓勵前線進行作戰的軍人。到了1942年,少女團、少年團、青年團與女子青年團合併成為「臺灣青少年團」,少女團就成為國家動員體系的一部份,成為組織校內外青少年戰時進行後勤支援、社會秩序維持、社會服務以及人員急救等工作。
當時臺灣的「少女團」雖然大量參考「少年團」以及女童軍的訓練與活動,但與當時國際普遍的承認的日本女童軍代表團體,「日本女子輔導團」(日本女子補導団,Girl Scouts of Japan)並無直接關聯,在制服上也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反而與「愛國婦人會」等強調國家認同的社會團體關係更加密切。
延伸閱讀:
〈ガールガイド〉,《臺灣日日新報》,1922.04.27,日刊7。
〈員林少女團 擧結團式〉,《臺灣日日新報》,1935.05.26,夕刊4。
〈女敎員達の速成ガールスカウト〉,《臺灣日日新報》,1936.10.21,夕刊2。
〈幸愛國少女團總會開かる〉,《臺灣日日新報》,1937.11.01,日刊5。
〈寫眞說明 下、埔里愛國婦人會及び愛國少女團の慰問袋調製〉,《臺灣日日新報》,1937.11.12,日刊5。
〈州下各小公學校に 少年少女團を組織 校外生活を訓練指導〉,《臺灣日日新報》,1939.04.20,日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