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南臺灣的太陽特別毒辣,廚房裡驚傳阿公的叫囂聲,夾帶著刺耳的三字經,彷彿都是這個太陽,把人的理智瞬間燃燒起來,原來,不過是阿嬤煮菜忘了放鹽巴。逆來順受的阿嬤,擦擦眼淚,偷偷地告訴她的小孫女,其實,她很羨慕她的妹妹,當年嫁的是外省老兵,雖然老兵當初什麼都沒有,年紀又大,但是肯打拼,肯吃苦,又疼老婆,現在房子、車子什麼都有了,早知道,當年提親的人說阿公繼承的土地有多大,她死都不嫁。
小孫女想起了另一個姑婆,原本嫁的丈夫嗜賭愛嫖,拋家棄子,最後落得重病孤死,一個寡婦帶著三個稚子,在最需要的時候,白馬王子出現了,不過是個老兵,卻毅然認真地扮演起慈父賢夫的角色,姑婆感動之餘,要三個兒子全都喊他爸爸,跟著他姓,從此過著有家的幸福日子。
這些兩手空空隻身來臺的老兵,被人笑稱「老芋仔」,其實他們不是故意有了大把年紀後才娶老婆。初來臺灣時,急著反攻大陸的國民政府,強制規定只有年滿28歳的軍官才能結婚,1959年法令放寬後,硬漢也被拖成老漢了,早已過了適婚年齡,佳偶難覓。根據王甫昌的研究,1971年以前結婚的外省男性,平均比妻子大上10歲,娶本省閩南女子者,其平均年齡差距更達 12.75 歲,「老男少女」的婚姻也就成了「芋頭與蕃薯」的常態組合。
自知條件不如人的老兵,在返鄉無望後,努力存錢,準備娶妻延續香火,有些本省人覺得他們老實上進,願意把女兒嫁給老兵,但也有不少人強烈反對,逼得女兒為愛私奔,文壇才女朱天心、朱天文姊妹的父母,就曾經是這眾多苦命鴛鴦的一例。
多數的臺灣姑娘都知道,嫁給老兵的好處之一,就是不用侍奉公婆,省去婆媳過招的氣力。好處二是嫁給年紀長的老公,凡事都會先與小妻子商量,替她設想,開口閉口就是「我太太說……」,份外珍惜這段費盡千辛萬苦爭取來的婚姻。
當然不是每一對「芋頭與蕃薯」的組合都是美滿,即使順利牽手渡過一生,不同文化、語言的差異帶來的磨合,經常在日常生活上演。許多臺灣姑娘嫁入眷村後,入境隨俗,日子一久,變成桿麵粉、包餃子、搓麻將的奶奶,省籍文化充分交流,也學會尊重、包容與欣賞,為臺灣增添更多元的文化色彩。「芋頭與蕃薯」結合的啟示是,即使受到大時代的捉弄,不同的樂器也能吹奏出和鳴的戀曲。
王甫昌,〈光復後臺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76(1993年秋季),頁43-96。
胡臺麗,〈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收入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頁279-323。
張永安,〈第一代外省男性的家庭意涵、家庭互動及家庭教養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昭如,《福爾摩沙愛情書:一封你從未收過最深情厚意的情書》,臺北: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巨流出版社,2001年。